将离 发表于 2024-4-29 14:50 一切境和夏摩山谷我翻了几页,还没读全,你居然都读全了,历害
之前,风大推荐的东山魁夷《和风景的对话》一书,一直记在心里。曾去【微信读书】上搜寻东山魁夷的书,一本也没有。又去当当网搜寻纸质书,书价是139元/本。在孔夫子旧书网上, 东山魁夷的画册全集约2600—3000元/套左右,单独一本基本上也在200元左右。真没想到。如今的我,已失去了当年学画时购买许多价格不菲画册的豪情了,只好暂且放下内心渴望阅读的心愿了。 休整了一段时间,精神气有所恢复。又生起了阅读东山先生之书的愿望,想到可以去图书馆借来看看,而我的图书证一次可借四本书。去到图书馆后才知,要想欣赏东山魁夷的书,必须在七楼的阅览室里阅览,并不外借。因当时已近傍晚,不适合再去七楼的阅览室找书读了。只好就在二楼寻看了。行走在偌大的有着无数个书架借书室里,忽生一种茫然,一时间,竟不知选什么书带回家。一边漫步书海,一边暗自寻求内心的需求。 竟然,诗歌、小说,散文、杂志、摄影之类的书,都没有想阅读的愿望。说来奇怪,日常喜欢的摄影和诗歌,几乎极少去图书馆借阅,特别是诗歌,除了在论坛上读一些喜欢的诗,平时,基本上是不读诗的。徜徉了近一个小时,挑选了四本画册,至此,重新开启了图书馆断更了四年之后的阅读。 骑车回家途中,心中感慨万分。山本耀司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年少时,就喜爱画,人生之中,也曾先后两次学画,结果两次又都中途而废了。喜欢上摄影,完全是因为在外出旅行时多拍些将来可以画画用的素材。如今,已失去重拾画笔学画的决心了,只是依旧喜欢看画展之类多于摄影展之类。总想从画中寻找一些支点和思路,来丰富自己的摄影表达。 而我,也失去了去更远或很高的地方,拍摄美景的心力,同时,也失去了拍摄身边花花草草的热情和动力。许多状态都处于低落的边际。只是,一直未曾放下以文字和摄影追逐和表达内心寻求的方向。 曾几何时,总寻觅着万千世界的博大与浩瀚,如今,也不排斥沧海一粟的精进或安居。如同读书,书架上拥有的书再多,都不及有一两本正在细读的书。 还记得几年前的一个傍晚,正拿着相机在莫愁湖的一处拍摄夕阳落下的场景,当时,还有另一个拍摄人也在拍摄中,过程中,彼此之间开始交流,他给我看了他拍摄的一些风光片,我也给他看了我拍的一些花草片。之后,他对我说:你千万不要放弃花草的拍摄,因为你拍摄的这些花草很特别,让人一眼看了就有一种说不出又很难得的感觉。况且,你拍风光片也不一定能拍出来。…… 一个初次相逢的摄影人,竟对我说了这些令人难忘的话。虽然,他不是第一个让我不要放弃拍花草的人。如今的我,已经历了拍风光、人文等等之后的一个小循环。对于草木的感受,也不同于以往。若从画的角度形容,以前拍摄更多的是花鸟画里的花草感,现在又多了山水画类里的草木感。如同看山还是山的第二重感。 是拍摄,带自己一点点地走出小我的世界,是文字,让小我拥有了更远更丰富的内在。正如同,儿时的我们,从看图说话开启用文字对世界的表达,如今的自己,又回归到图画中,细致修补更丰润多元的小我。 2024.10.30字
查看全部评分
拈花小和尚
令狐冲
喜欢和推荐黎戈理由(我的碎碎念)
2015年6月中旬在新浪空间重新打开自己的博客,这时的我,没有沉浸于写字,而是展开了博客上的一些阅读。黎戈是我全面阅读的第三个人,之前的第二个是余秀华。 能在新浪博客上,遇见她的文字,真好。 让我深入阅读她的开始,是因为她置顶了一篇关于天蝎座的文字,此后,陆续还有对俄文学的情结、草木的喜爱、及各种文学人及其作品细节的融会贯通的考究。,渐渐地喜欢上她那些文章里所具有的一种纵横中外、贯通古今、感性的文字,理性的考据,或扬鞭策马,或流水人家的意境。 几乎不分昼夜、马不停蹄地将黎戈在新浪上的博文全部粗浅地扫了一遍。有点恶补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被拓荒开垦后的知足感。阅读中,我的老毛病又开始犯了。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不做些记录,就无法深入。于是,又做了一些阅读笔记锁藏在自己的QQ空间里。收录她那些文字,一方面是有一些共鸣,一方面也是存储一些思想信息,此外,确实也有对黎戈驾驭文字和梳理思想的能耐的叹赏。 读黎戈的文字,走进了曾经酷爱文学的阅读时光,走进了昔日懵懂的青葱岁月,也走近了如今的自己,发现了许多深灰浅白上留存了红蓝亮点的痕迹。 读黎戈的文字,享受到评论文章一种活色生香和津津有味,会有一种被某种幸福滋润着的喜悦感和知足感。有时幸福不幸福,不在于结果,真的在于过程。其实,过程才是伴随我们体验生活或是收纳思想的途经。那些或细致考据,或感性生动,或渊博浩瀚、或独到敏锐、那种将生活与文学纵横古今中外铺展开的深入与细致,不仅具象生动,历历如现;时而纵横,时而穿越的文采,十分诱人。 也喜欢读她与她家老王在一起的文字,生活气息特浓,引人寻味,每每看到两个人因各自生命里的一种暗需,逐以互补给养的模式,又潜移默化地驯化彼此。才觉得这的确是一种很不错的幸福。 读黎戈的文字,也让人走进了文学世界里的纵横伸延,细观生存与生活的交集,微察生存时的挣脱与生活时的沉积。点点滴滴,由点及面,时而近,时而远,但一切都如同倒映在作者心之镜湖里画卷,离我们却不遥远;细处的放大或折射,远处的浓缩或笼罩,让人时而赏之,时而思之。对于我,更有一层擦拭了雾气后那种被清澈见底的欢喜。 如今,阅读了她发表的所有书籍,还有微信公众号上的文字,感觉离她的距离很近,也很好。 具体分享见右面的链接,点开即可。关于黎戈《各自爱》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5-5 04: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