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44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492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5-4-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25-4-15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灞桥风雪 于 2025-4-15 20:59 编辑
以下是关于西安香积寺的介绍:
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地处西安城南约17.5公里处,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南有滈河,北与樊川相接,滈河、潏河在寺院的西面汇流萦绕。
• 历史沿革:始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是善导大师圆寂后其弟子怀恽为纪念大师功德所建,唐朝时规模曾达300亩,有12处院落。后历经安史之乱、会昌灭佛等战乱与法难,殿宇毁坏严重。宋、明、清等朝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新中国成立后,也多次对其进行修缮。
建筑布局与主要建筑
• 建筑布局:采取纵轴式布局,坐北朝南,主要殿堂沿南北中轴线依次排列,左右各有配殿,形成四合院样式,寺院由供佛区域和僧侣生活区组成。
• 主要建筑:包括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其中,山门牌坊为汉白玉材质,正面刻有“香积古刹”,背面为“净土祖庭”;大雄宝殿是寺内中心建筑,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菩萨组成的“西方三圣”;法堂用于演说佛教大法、举行讲经说法等活动,内藏有很多书籍。
重要文物
• 善导塔:也称为香积寺塔,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是密檐式砖塔,塔身用青砖砌成,四角锥体,外形正方,原13级,现存11级,塔高约33米,塔身四面刻有楷书《金刚经》,底层刻有“涅槃盛事”四个字。
• 净业塔: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在善导塔东侧,距善导塔约三百米,是楼阁式佛塔,通身由青砖砌成,四角锥体,共五层,塔高约十米,用于放置净业的灵骨。
文化价值
• 宗教价值: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在佛教界地位崇高,以念佛法门为主要修行方式,吸引众多国内外信徒前来朝拜、举行宗教活动。
• 艺术价值:寺内保存大量石刻、佛像、经幢等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为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和艺术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 文学价值:唐代诗人王维的《过香积寺》一诗,描绘了寺周的幽深意境,该诗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提升了香积寺的文化影响力。
《过香积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以下是具体赏析:
原文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赏析
• 首联:“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从寻访题意着眼,先以“不知”放开一笔,造语超忽,不着实处,却带出沿路寻觅之意,然后又以“数里入云峰”点明渐入山中,已见佳境,显露出香积寺的幽深。
• 颔联:“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上句写所见,古木参天,山深林密,路径荒芜,杳无人迹,景色幽邃寂静。下句写所闻,深山传来钟声,虽闻钟声,不见山寺,但指引出香积寺的方向,以音响的美感渲染出山寺路上的阒奥景色,构成空灵飘缈的意境。
• 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是历来传为名句。“咽”“冷”二字为诗眼,泉声本悦耳,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