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1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3523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3-5-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妈妈的相框
文/醉客老唐
自打懂事儿,就记得老家东屋的墙上挂着一个相框。相框是用爸爸的奖状做的,里面镶的大多是爸爸、妈妈年轻时的照片,只有两张不是:其一是我三周岁那年爷爷不远千里从鞍山来我们家时照的全家福(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张全家福);另一张则是我的周岁照。不过这个相框里的照片都是黑白的,在今天看来因为缺少色彩而归于暗淡,而且在照片的缝隙间还透着奖状上的字,相当影响整体效果。但这个相框在那个年代却像我们家的一道风景线,只要家里来客人都会注足在东墙的相框前端详上一阵子,这个相框也一直挂到了今天。
妈妈是个爱干净的人,在我们那个有着三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出了名的。无论谁家娶媳妇、嫁姑娘,还是给老人送终都会请她去做衣裳。农村的院子很少有人家天天打扫,妈妈就是村子里最特别的那一个。她每天打扫完院子,再收拾屋子。擦箱子、擦柜之前总得先把这个相框擦得锃亮,她常挂到嘴边的一句话是:“不管谁来串门,进了咱这个家,第一眼要看的就是这个相框。”当时不明白她说这句话的意思,现在能够理解,在她的心里,这相框可能是展示我们家的“一面镜子或一个窗口”,因为那个年代在我们村里能挂这样一个相框,镶这么多照片的人家绝无仅有。
我上高一的那年,东屋的墙上有了第二个相框,里面镶的都是爸爸的照片,是他在那一年被评上市级优秀教师去北京学习参观时照的,这些照片也是爸爸患癌症后到去世前的最后一次拍照。爸爸患病的四年对我们家来说是天塌地陷的四年:其中的两年爸爸到三百公里外的沈阳住院,妈妈陪护,既要操心爸爸的病情,又要时时牵挂家中的我们,每个月她都要在家和沈阳之间做两次钟摆式往返,而且每次在家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妈妈的心被残忍地切割成两部分,一半放在了家里,一半留在了医院,她一个人无声地忍受着日子强加给她的所有痛苦。妈妈的努力虽然一度看到了希望,爸爸的病情暂时得到控制。但他重返工作岗位后,这个希望又仅仅存在了两年,爸爸就狠心地抛下了深爱的家,一个人孤零零的走了,那年的妈妈只有四十三岁。记得送爸爸走的那一天,妈妈并没有流眼泪,她的脸上写满沉重和坚毅,只是在她的嘴里不停地叨念:“你不该啊,不该啊……”然后就在第二天,把爸爸最后一次拍的照片一张张镶进另一个奖状的相框里,挂到东屋的墙上,成了全家人最后的念想。
从此,妈妈的肩上压上了两个人的担子,四个孩子之中,年龄最大的我十七岁,最小的妹妹九岁。同时,爸爸临终前的那句话成了妈妈心心念念念的支柱:“一定要让孩子们都念好书,都成人。”所以每当爸爸的忌日时,妈妈都要流着眼泪把这个专属于爸爸的相框擦得格外亮,边擦边告诉他,这一年家里境况怎么样、孩子们书念得如何、有没有进步等等。也是每当这一天,我们都会躲到外面,不忍心打扰他们的对话……
岁月总经不住沧桑,转眼十多年过去,爸爸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在我们村,我们兄妹四个成了妈妈的骄傲,我不但考上了大学,还一步迈进了省直机关,其它弟妹也相继考入了高等院校并参加了工作。妈妈仅凭一已之力,起五更、爬半夜地为我们撑开遮风挡雨的伞,让我们在这把伞下加快成长的速度。当最小的妹妹结婚那天,妈妈一个人跑去爸爸的坟前哭了一夜,她以超出常人的坚强扛住了生活的磨难。这次放声地喧泄,有她完成任务的交代,更有她对十多年中付出艰辛的释放。爸爸没有承担完的任务,被岁月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脸上。
家里的第三个相框是我的女儿两周岁生日那天和那两个相框并排地挂在了东屋墙上的,新式的框边,鲜亮的背景板,里面镶满妈妈亲手挑选出来的女儿出生以后各具情态的照片。女儿是我们这个家二十多年来的第一个小宝贝,从她哭闹着降生,就成了全家人的眼珠子。她躺在妈妈热乎的火炕上,醒着,几个脑袋瞧着宠物一样轮流看护。睡着,全家人不敢弄出一丁点动静,怕扰了她的梦。偶尔谁不小心大声说了句话,都要挨几个人的白眼或者呵斥。妈妈自然是全天候的守护神,不让别人碰,不让别人抱,她怕我们这些人粗手大脚弄疼了孙女。她一手包办孙女的吃喝拉撒,她说,养过了你们四个,我有经验。
每年春节假期,我们全体帮她大扫除,东屋墙上的相框都由爱人来擦拭。妈妈说:“别人擦我相不中,就她擦着让我放心。”我们都清楚,自我们各自成了家以后,妈妈的每天就是守望着三个相框过来的,也常常听她自言自语:“有这些照片在,就像你们还在家里一样,就想起了你们几个小时候调皮捣蛋的样子”。
考虑过妈妈一个人在家的孤单,我们兄妹四人几次商量,要把她接到我们的身边生活,可她不是推说上下楼不方便,就是借口和我们一起生活不得劲儿。起初不太能接受她的执拗,后来渐渐地明白,她其实是舍不得离开她和爸爸一起拣砖夯土盖下的这间老屋和她一屋子的所谓家当,还有她倾注了所有深情的这个充满了爱的家、和她脚下的这方热土。
远在沈阳的我,一年里除了用电话关心一下妈妈的生活、健康状况,很少抽得出时间回去探望。而近在她身边的弟弟妹妹也都在忙应酬、忙家庭、忙孩子,难得有时间回家陪她聊上几句。虽然她总说:“我没啥事,有吃有喝的,啥也不缺。你们远的远,忙的忙,都是一窝八口的人,过日子不容易,就别来回折腾了。”但我能从这些话里感受她的隐忍和无奈,孩子们在她的呵护下,像四只小鸟一般出飞了,而她……,这也是我不敢听《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的原因,因为每次听我的心都酸酸的。
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大家收拾着要离开的时候,妈妈破天荒地提了一个要求:“下次回来,你们都给我带几张最新的照片回来。”女儿疑惑地问:“奶奶,你要那么多照片干嘛?”妈妈摸着她的脸说:“大孙女,奶奶要看着你也快快长大啊!”
想起这些,一些凉凉的东西又模糊了双眼,让我的手也不自禁的颤抖。
忽然间我生出一个新的想法:“下次回去的时候,一定照一张新的全家福,做成和那三个相框一样大,也挂在东屋的墙上。”
图片取自网络,谢谢作者! |
评分
-
7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