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4|回复: 62

[同题] 流火七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6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火七月
                       ——允执

   
尽管已是下午4-5点,七月里的太阳仍然炽热。我携着小孩,走向村里的那片玉米地。
    田垄在眼前铺开,玉米秆子笔直挺立,仿佛一排排沉默的哨兵。我们走入田垄,开始准备掰玉米,不一会儿,汗珠便从额头渗出,滑过眉梢,滴落在脚下的泥土里,瞬间看不见一丝痕迹。
    那玉米棒子裹着层层枯槁外衣,顶端须子蜷曲着。
     
微信截图_20250706073224.png
     孩子稍微倾身向前,小手探向一株饱满的玉米。他用力一掰,伴随一声轻响,玉米便应声掰下。

       微信截图_20250706073243.png
    这声响在闷热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清亮。孩子欢喜地举给我看,玉米在阳光的照耀下,饱满得几乎要胀破外衣。我也伸手去掰,叶片划过手臂,留下细微的痒。掰下的玉米棒沉甸甸的,握在手中,竟有几分踏实。
    掰了一会儿,我拧开带来的水瓶,仰头便灌。一股清冽的甘泉,带着微凉,滑过喉咙,直抵身体深处。那水仿佛不是流下去,而是渗透进去,浸润着每一寸干涸的身体。孩子也大口吞咽着。这水,在灼热里喝下,有种酣畅淋漓之感。
    玉米棒便一个接一个被掰下,轻轻投入身旁的竹篮和麻袋。袋子渐渐鼓胀起来,玉米尖顶破麻袋的缝隙,金黄的颗粒隐约可见。孩子的竹篮也装满了,小脸漾着满足的笑。阳光炙烤着大地,玉米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温热气息,在灼热的空气里起伏。
    归途中,夕阳已西下,暑气略微收敛了锋芒。一阵清风吹过,感受到无比的清凉。
    也只有在劳作中,在极致的环境下,才能感受到平时感受不到的快感,就如那喝水的顺畅和清风的凉意。也只有在劳作中,才会知晓每一份收获的来之不易,才能体验“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2025-7-6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6 0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亲身体验,永远不知稼穑之苦,劳动虽艰辛,但收获的快乐是愉快的。那种充实与满足,来自肺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6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允执这篇《流火七月》,像跟着文字一头扎进七月炽热的玉米地!从午后骄阳下走进田垄,看笔直的玉米秆、听掰玉米的清亮声响,连汗珠滴落泥土的细节都写得鲜活,仿佛能摸到玉米皮的糙、感受到手臂被叶片划过的痒。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6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掰玉米时的欢喜、喝水时的酣畅,把劳作里的质朴快乐放大 —— 原来在流火七月挥汗,收获的不只是金黄玉米,更是被烈日晒透、被汗水浸透后,对 “粒粒皆辛苦” 最真切的体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6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几句感悟特戳人,就像从闷热里吹来的晚风,把劳作的意义轻轻托出来。跟着文字走这一趟,仿佛自己也晒了太阳、流了汗、尝了清冽的水,收获满筐的共情~ 太喜欢这种带着烟火气和生活哲思的文字啦,允执笔下次第展开的画面,让七月的炽热都变得珍贵又难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6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的时候,家里有地,年年种玉米,到秋天的时候就去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6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这玉米真是诱人,热并快乐着,来吃块西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烈日下的劳动
田间饱满的玉米
渗入泥土中的汗水
孩童对农事劳作的体验
构成一个繁忙而又充实的七月
最后以耕芸与收获阐释人生的哲思
好文,学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份收获的来之不易,都是需要辛苦的付出,却能获得丰收的喜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喜欢吃玉米,不过没去过玉米地,肯定很好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20 04: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