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74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7528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4-7-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打鸟,是小时候最刺激最得意的事。
那时家贫,物质匮乏,日常饭食只有稀粥、蕃薯、芋头,状况稍好的会有些腌好的咸鱼,数月甚至通年不见有肉,就算偶尔有猪肉,也是猪肥肉,猪瘦肉基本没有,家家户户都差不多,社会落后,全体贫穷。而鸟肉,成为我们唯一的肉类来源,在山上林间,田头旷野,有很多打鸟的人,收获之后便提到街市上售卖,“食野味喽!食野味喽!”一声声的沿途吆喝,有些钱的人家便买了回去,吃肉喝汤,没钱的只好望鸟兴叹,干咽唾沫。
我与三五个玩伴结伙,也去打鸟,当时约十一二岁的光景,仍是少年心性,虽说有吃鸟肉喝鸟汤的欲望 ,但还是玩乐嬉戏的成分居多。以打鸟为业的人多数有气枪,但我们小孩子家哪有这等“高级装备”,只能用弹弓。弹弓也得自制,于是买了几根橡皮胶管,几片软皮革,再到树上找枝丫。我们一个个的爬到麻树上,挑选大小合适质地坚硬的枝丫,用刀砍下来,削去树皮,再用砂纸反复磨擦,将枝丫擦得平整光滑,然后在两根丫杆上各刻了两道凹槽,以套缚橡皮胶管。一副弹弓做好,也费了不少时间,两天后已人手一副,再去找些小石子作为弹药,各人的衣袋都装得满满的,也没有预先练习的时间,只抱着边打鸟边练习的主意。
多在午后时份,一行数人进入林子里,那是海边的防护林,绵绵无尽的一大片。大家抬头四处观望,看看有没有鸟儿的踪迹,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发现是发现了,但大家初出茅庐,毫无经验,弹弓打出去的石子不是偏差甚远便是软弱无力,即便再大的鸟儿在眼前蹲着不动,也万难打中,结果自然是颗粒无收。大伙儿也不气馁,有鸟就打,没鸟就对着树干树枝打,权当练习。半个月之后,大家的“技艺”已长进了不少,虽仍未能精确命中目标,但那“子弹”往往能在鸟儿身边擦过,扼腕痛惜之余又甚感喜悦,因为离成功只数寸之遥。或许我对“准星”比较敏感,又确实有些这方面的天赋,两个月之后已基本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弹无虚发,“功夫”比伙伴们高出甚多。再去打鸟时已开始有些收获,虽然不多,但足以提振士气鼓舞军心,鸟儿大部份是我打下来的,我便自然而然的成为大伙的首领。
某天,大家又结伴出发,入林打鸟。自从我成为首领之后,已不再走在前面,而是走在后面,走在前面的几个负责观察,以发现鸟踪。数分钟后,最前面的伙伴突然停步,示意安静,低声对我说道:“火鸟!”然后手指左上方树顶,我抬头望去,果然见一大人拳头大小的鸟儿站在树顶枝丫之上,它左顾右盼,全身羽毛灰中透红,正是火鸟!此鸟身肥肉多,最是温补。当下我选好最佳射弓位置,半矮身躯,摆一弓箭步,举起弹弓对准火鸟,拉个满弓,那气势虽不如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但那姿态动作却也甚是威武,端的是屏气凝神,如岳临渊,拉满弹弓射小鸟。左手举定,右手倏放,石子激射而出,穿枝透叶而去,那火鸟惊觉,待要振翅起飞,说时迟,那时快!那石弹若如闪电,恰似流星,已刹那间命中它的身躯,在树顶上直跌将下来,众伙伴快步上前捉住,果然好大一只火鸟,足有四五两重,它翼后中弹,有鲜血渗出,看来受伤甚重。众伙伴喜惊不已,都赞我是神弓手,我示意大家安静,不就射一鸟儿么,嘿嘿!雕虫小技,实在不足挂齿,还有惊人艺业没使出来呢?后来又陆续打了几只麻雀和其他鸟类,收获甚丰,正要班师回朝,忽然又有伙伴发现前面有动静,我上前往树上一看,只见树梢上蹲着一只大鸟,喙又尖又长,全身洁白,竟是一只白鹤!好家伙!来得正好!在树下瞧个清楚仔细,然后摆开架势,拉弓一弹射去,满以为这一弹必然命中,岂料突然间风动树摇,一根树枝升将上来,刚好挡住弹道,“啪”的一声被石弹打成两截,那白鹤受惊飞走,我暗叹可惜,同伴们跟着空中白鹤追去,白鹤在树上稍停又即飞走,伙伴们跟着又追,如此追追停停,一直追到靠近海边的林木,那白鹤复又停下栖在树上,大伙蹑手蹑脚的悄悄掩至树下,肃静禁声,不敢稍动,怕它又受惊飞走,我从同伴手中换了一副大的弹弓,扣了两颗石子,瞄准片刻,“嗖!”的一声急响,石弹向白鹤急射而去,随后听得“噗!”、“噗!”两声闷响,那白鹤在树上急坠而下,同伴们齐声高呼,赶上去牢牢抓住,大功告成!我提起白鹤一看,只见它头上、翅膀上各中一弹,头上伤口不住有血流出,伤势极重,怕已活不多时。
这一次满载而归,大伙来到池塘边,将众鸟剔毛拔羽,开膛破肚,在池塘中清洗干净,到林中拾些柴草,准备生火烧烤,派人返回家中取些椒盐佐料,涂抹在鸟身上,用竹签穿好,架在火上烤将起来,不一会便肉脂四溢,香味缭绕,接着又有伙伴去别人家的田地中偷偷挖了些红薯和芋仔来,埋在碳火中煨着。这时大伙早已肌火中烧,馋涎欲滴,迫不及待的抓起烤肉张口大嚼,这一顿鸟肉只吃得众人大呼过瘾满嘴流油,鸟肉即将吃完,红薯芋仔已熟,拔开碳火挖了出来。几位少年直似一群饥汉饿鬼,片刻间将所有食物吃个精光,片甲不留。
其时生活困苦,缺衣少食,有什么就吃什么,没得吃就忍着,丝毫没有选择余地。所谓先温饱而知礼仪,温饱乃是民生基础,那些诸如生态平衡、爱护环境、野生动物保护等概念并不被人们所重视,而“民以食为天”乃民生生存之道,有事没事吃饱再说。如今生活富足,物质丰茂,野生动物保护被提上日程,所有鸟类与蛇类以及其他野生动物一概不准私自捕捉,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入刑。政策落地之后数年,时常见有长蛇盘于马路当中,路人绕道,无人敢去驱赶,又有蛇在人类居家之地出没,甚至窝藏不去。鸟类更是繁衍不息,数量剧增,天空中飞鸟成群结队而过,此去彼来,地上麻雀一片一片地飞起,又一片一片地落下,不怕人声,不惧人扰。近日闻某村庄有一老太太,将谷米洒在院前空地上准备喂鸡,她出门去唤鸡儿返家进食,片刻后引得鸡儿回来,却见一大群麻雀在争食地上谷米,老太太拿了扫帚去驱赶雀儿,雀儿却丝毫不惧,飞起又落下,对地上谷米啄食不休,急得那老太太抡起扫帚拍打,雀儿才飞去,但地上谷米已所剩无几,气得老太太望空咒骂:“该死的麻雀仔,又来偷吃我的谷粒,改天都捉住你们,一只只的剁了喂鸡公!”
|
评分
-
7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