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3|回复: 58

[散文] 【醉言醉语】惊鸿一瞥,心念一座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婴宁 于 2025-8-15 09:48 编辑



 醉言醉语

惊鸿一瞥,心念一座城
文字|醉客老唐


                                  

              
那年盛夏,我很偶然地路过了这座城市。因为酷热,因为只暂住一个晚上,更因为人生地不熟,所以我选择静下心来卧床。

吹着惬意的冷气,无聊地摸过床边的报纸,“京九晚报”四个红字很是亮眼。“呦!这里分明是商丘,为什么送的是《京九晚报》呢?”


这个疑问才上心头,低眉就瞥见了“商丘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字样。随即莞尔:“管它什么晚报,打发时间而已。”不过,封面的左上角,“影响力决定价值”的刊头语触动了我。

我与报纸,渊源可追溯到读高中那会儿。像所有爱好文学的青年一样,我也曾乐此不疲地模仿着某些作品,拼凑出没啥滋味的“豆腐块”试着给当地的报纸杂志投稿。虽从未上过刊,却一直爱得执着,好得倾情。从嘴里挤下了部分伙食费,用来订阅报纸杂志。

参加工作以后,一个人孤单单地在陌生的城市住单身宿舍,漫漫长夜难熬,没有什么能填补精神需求,只能拿单位订阅的报纸来调剂。久而久之,这些报纸倒成了夜夜不能离手的必需品。

那时的纸媒正在风口浪尖上,什么日报、商报、财报、画报、故事报等等铺天盖地,而我独独喜欢晚报,心里觉得,晚报的风格较其它类报纸,似乎更接地气,更具烟火味,更贴近我等平头百姓。而且,我所客居的城市,晚报拥有省、市两家,内容上看,难免有些重叠重复,但也多了阅读的视角,不失为一份偏得。

当然,对于两份晚报也有所侧重,比如省报,我喜欢副刊,那文艺版上刊登的美文哪一篇读起来都感觉养脑、养心、有益健康。比如市级晚报,体育版的足球专栏是我的最爱,尤其是那些赛前分析,更衣室剧透和球队花絮在我看来比一千零一夜还有意思。

每一个无人的夜晚,当我就着台灯的微光,先猛造一顿美文盛宴,再转过头扎进足坛的热闹,让心在动静之间忘掉了孤单。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我这种不搭的阅读嗜好,也可能有些人以为我这种阅读的方式不可理喻,但这就是我的道理,谁又能堪破这层道理的滋味呢?

和晚报“相看两不厌”的日子属于“洞中三日”,其实外面的世界已跨“千年”。一张网正悄无声息地绑架时代,生活被带了节奏。无法节制的高速和眼花缭乱的信息顺着那张网掠起冲天的气浪和烟尘,让人目不暇接瞠目结舌。由慢向快,飘忽忽地如踏筋斗云,便利和效率不可想象,新鲜和刺激让人上瘾。

当然,跟节奏的累也气喘吁吁。疲惫之时,想慢下来休整,可快的惯性和膨大了的欲望已经推高了生活的调门,别说休整,连喘口气,吸进的是浮躁的泡沫,呼出的是喧嚣的燥热。


我感觉自己像一个上满了弦的钟摆,不停地摆来摆去。烦恼了,郁闷了,把手伸向了弃置很久晚报,希图“躲进小楼成一统”,可是眼睛被烫得通红。省报很热闹,无所不及的媚气,打情的、骂俏的、低俗的、艳闻的、糗事的,仿佛香艳宣传册。市报很火爆,男女明星的八卦之外,体育版甚嚣尘上,谩骂、吹捧、地域黑你方唱罢我登场,妥妥地世井大染房。“这还叫花报纸吗?怎么会这样……唉!

”不久后,两家晚报均遭受诅咒而相继关停,我非但没感觉失落,反而有些庆幸,或许只有自己知道庆幸的是什么。

所以,当我一眼瞥见了“京九晚报”的四个红字时,才不由自主地“呦”了一声。 耐住性子,浏览头一页导读,“民生版”似乎值得一看。直接翻到第三版,只见通栏一个标题:《高温下的坚守》。一组放大了的照片直击烈日下的建筑工、园艺师、环卫工人等八个小人物。能看得出,那几个小人物用汗水浇灌的坚守,字里行间充斥着汗馊味。


面对着这组镜头,我出了神,静静地叨念着结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骄阳似火,他们难道不知道去吹着空调刷着手机?他们知道,但他们更知道所肩负的职责,知道自己必须坚守。为了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行,每个商丘人都在付出自己的努力。” 


 商丘,带着汗馊味走进了我的视野。 “这晚报有点意思。”翻回到头一页,庸俗的心态驱使我非要找到八卦娱乐版。 


 导读页上没有辣眼睛、脂粉气一类的标题,倒是发现有一个“女人味”版块。 寻着“女人味”追过去,并非社会热炒的那样女人味,而是两篇文章,一篇《柘城民间马蹄酥》,另一篇《商丘最具魅力餐饮企业展示》。


粗粗地读罢,人家阐述的“女人味”是与女人相关的当地名小吃、由女人执掌的餐饮连锁企业。好奇心渐重,我快速地翻到下一页。


“文体娱乐”,整版排了一短一长两篇文章,短的是《莫言获秘鲁天主教大学荣誉博士学位》,长的是《体彩人邵环:有一种公益叫做“坚持”》。和时下的文体娱乐大相径庭,文通讯了诺贝尔获奖者的新消息,体做的是公益宣传,娱乐呢?

“后面肯定有辣眼睛的娱乐,不然怎么能抓住市场。”翻身坐起,我把报纸摊在腿上,好奇心窜上了脑顶。 可惜,被浇了一头冷水。

后二版的“厚重商丘”,上下版面。上面是“五泽十二水”系列之一百零一:“人文逢泽”《鹤驮老子歇高台》,只这一小一大的两个标题便如一泓清水。文章写老子在柘城驾鹤仙游、讲学论道、升仙而去的历史传说。


品完一遍,商丘在我的心里豁然明亮。再品,一丝快慰涌上心头:“商丘,原来是老子布道的地方,看来我和商丘的缘分匪浅。


遇见,绝不是偶然的那么简单。” 循着老子的踪迹,我像一个误打误撞的追随者,不经意地走近了这方秘境。秘境深处,一切喧嚣全部止息。老子时而踽踽独行,用他智慧的双手荡开眼前的黑暗和迷雾。时而又看有一道光,穿透历史的烟云,照亮迷路人的归途。秘境之外,留下柘城、七台八景和商丘等等两千多年以来每个历史转弯之处的路标。

在这些路标指引下,我从这道门进去,再从那道门出来。我惊诧,和《京九晚报》、和商丘、和老子的传说竟距离这么近,是不是时也、运也,命也的宿命安排,或是心灵感应的结果?

“那么,商丘的城门我找到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的目光移向下面的版块:《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连载,本期解读的成语是“饮食男女”。


文字叙述了这个成语的来源,解析了成语的表相和内在,深度联系了孔子关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的社会属性。


开宗明义地告知天下善男信女、红男绿女,其实“饮食男女”不单单是“食、色,性也”的形而下,更注重“人情、人义、人利、人患”形而上的普世价值。表相的热闹和内里的厚重看似只有一墙之隔,实际却差着十万八千里。

读罢咂咂嘴,再看“厚重商丘”的版面设,上半部老子论道,下半部成语释儒,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意地拼接呢? 当夜,再把这份《京九晚报》读了一遍,感觉齿颊生香,仿佛回到住单身时的那些夜晚。

第二天早起退房,顺手把那份《京九晚报》塞进背包,我心里惦记上今天的晚报。 在吧台,我试探性地问服务员:“你们今天还会给客人送报纸吗?”那个瘦瘦的服务员一怔,然后操着方音问我:“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

“我,噢,能不能送我一份今天的晚报?”那个瘦瘦的服务员说:“好的先生,这就给您拿。”

缓过一口气,我再次试探性的问:“这,这份报纸我可以带走吗?”那个瘦叟的服务员露出微笑:“当然可以,先生。”

坐在火车上,我把报纸直翻后二版,我迫切想看看今天的“厚重商丘”写了什么。可今天的报纸没有“厚重商丘”,而变成了“文化商丘”,略显遗憾。

两个整版《宋人的“顽固”》讲的是春秋时期,定都商丘的宋国关于城濮之战、诚实守信、郑昭宋聋的三个典故,意在阐释在那个诸侯纷争的时代,当别的国家都在圆滑处世,避战自保之时,唯独“异类”的宋国却不惜面对亡国的危险,顽固地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成为当时乃至后世历史上的不一样烟火。

一口气读罢,沉思,宋国、商丘、厚重商丘和文化商丘像一串符号撞击着我的心,而这串符号的核心无疑是“商丘”两个字。这座城市从历史中走来,又在历史的进程中特立独行,勾画了这座城市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的影象。

我陷入联想:“如果老子是一座城,那么他代表着图腾,溶进所有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华文化和文明的脐带;如果历史是一座城,那么它代表着光阴,历史的每一段暗淡和辉煌都联结成文化和文明的经络,打通从远古到现代的时空隧道;如果商丘是一座城,那么它代表着无尽的宝藏,透过历史的切片,可以看见文化和文明的层积过程,这些厚重的层积化作源源不断的养料滋养了这一方水土;如果《京九晚报》是一座城,那么它代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既是万花筒,也是一面镜子。

万花筒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景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多么好看都不能沉溺。镜子则告诉我们不只用眼睛看别人,更要时刻能审视自己。


在文化和文明的对接点上,历史一直在深情地注视着我们,我们也应该给历史一个更好的交待;如果这座城里包含着上述的所有元素,那么商丘一定是古老和文明的都城,老子是信仰的庙宇圣殿,《京九晚报》是城门,我们则是难置褒贬的饮食男女。”


 回家不久,我专门搜集有关商丘的一些资料,惊讶地发现,这里不只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尤其这里盘根错节的文化根须正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和勃勃生机。《京九晚报》的一遇一读,让我感知了商丘,懂得了“影响力决定价值”这句话的深意。

带着一分释然,随着时代脉搏跳动,过去和现在通连。快节奏的日子,虽然速食和快餐已悄然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但也不能忽略营养搭配和结构均衡。


相较于从前慢的日子,只是生活口味的调剂,不能以简单的对错来衡量。至于躁动和雾霾,那是时代的衍生物,哪一个时代又没有衍生物呢?

转眼几年过去,不知《京九晚报》现在如何?那个盛夏的商丘也成了我的念想。尤其想起“殷商之源,通达商丘”那句广告词,我都会心生神往。


也因了这句广告词,解开了当年那个关于“为什么是《京九晚报》而不是《商丘晚报》”的疑问。“殷商之源”代表了传承,是文明的生生不息。京九是“通达”的意向,是历史从古到今,从内到外,从远到近的发展内核和血脉贲张。


 惊鸿一瞥,郁结全消,一座城在心中巍然屹立。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婴宁 2025-8-15 09:49
回复
先给老唐的文字套个代码,不然显着字太拥挤。这么精彩的文字,得配个好看的代码。
婴宁 2025-8-15 09:57
回复
先给老唐上茶,近同题了好几期了,看看哪一期感兴趣,也同一篇呗。你的文字这么好,不写可是太可惜了哈。
醉客老唐回复婴宁 2025-8-15 10:50
回复
谢谢婴宁,不套这个码,看着是乱。 有你帮忙,老唐不再脸难看了,也有面儿了。
醉客老唐回复婴宁 2025-8-15 10:51
回复
呵呵,前段实在有点忙,没顾上,我看看有哪些同题,找一篇内容差不多的,肯定支持散版的工作。
婴宁回复醉客老唐 2025-8-15 11:14
回复
身为版主,有责任让大家的文字更好看哈。
婴宁回复醉客老唐 2025-8-15 11:15
回复
这就对了,同题怎么能少了老唐的文字 。
醉客老唐回复婴宁 2025-8-18 09:11
回复
只是别人有那个美丽的能力,而老唐则是给你添麻烦。有时,自己发文都不好意思
婴宁回复醉客老唐 2025-8-18 09:43
回复
太客气了,版主的职责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定位就是打理版块事务哈。现在论坛式微了,版主们亲自上阵写字了,其实以前的版主就是为大家服务的,主责并不是写文字哈。
醉客老唐回复婴宁 2025-8-18 09:48
回复
能写不写的版主是浪费资源。
服务是一方面,写字是另一方面。
你是即能写,又善于服务的好版主,在你的版面,可以舒心地写字。我有这种感觉,安静地随心所欲写,然后有人帮忙锄草、捉虫,种花圃。
婴宁回复醉客老唐 2025-8-18 10:00
回复
以前的帖子多,版主尽打理版块就非常忙。自然,不少版主都是既能管理又能写字的。

老唐对散版的评价让人很开心欣慰啊,在散版不用被友情左右和绑架,自己喜欢,来去自由,舒心最重要。
醉客老唐回复婴宁 2025-8-18 10:04
回复
所以在这里,我只管写,其它都不管。
至于写得好坏,有没有人看并不重要,反正我写了。
婴宁回复醉客老唐 2025-8-18 10:08
回复
你是只耕耘,不问收获啊,哈,这心态好。就是,先写了再说啊,接下来的环节就交给我们啦。咱也不是文学平台,文字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家才给刊发。这里可以随意交流,要的就是一个氛围。
醉客老唐回复婴宁 2025-8-18 10:20
回复
这话说得实在。
二十多年的论坛生涯,写了许多文字,也成就了在文学平台上的许多好文字。
业余生活写字成了我的一份快乐,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如你一样优秀的朋友,也让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婴宁回复醉客老唐 2025-8-18 10:26
回复
在论坛练笔,然后去文学平台发表,相得益彰,互相成就。平台证明的是实力,论坛追求的是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1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时代,纸媒还能刊发些带有文化气息的文字 实属不易。文明的传承,文化的变革,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做一份适应现在的纸媒,太具挑战性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1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晚报,从起名到内容也是真用心了。老唐的文字,一直是有深度的,耐人寻味,引人思考。这篇文字 ,既有对是晚报的情有独钟,又有对文化文明的思考。
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商丘,相信在更多的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如何传承,确实是个问题。我们那些优秀的文化啊,不能被埋没,传承要从自己做起,每一个城市都责无旁贷。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1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常看报纸,喝茶、等车、闲聊,都会拿着一份报纸,不知从何时开始,报纸已悄然淡出日常。
现在还有订阅,但是属于机关任务,多数已经不看,在架子上摆着,自个不看,也不见有别人看,多数被拿去包东西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如滚滚长河,大浪淘沙,好些事情只能留存于记忆之中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8-15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宁 发表于 2025-8-15 09:51
网络时代,纸媒还能刊发些带有文化气息的文字 实属不易。文明的传承,文化的变革,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做 ...

网络的时代,越是挑战越要有定力。
当文化被无视,媚俗成为时尚,那人就会被俘虏。
少了精神的人是要得病的,而且得了病还不太好治。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1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醉客老唐 发表于 2025-8-15 10:53
网络的时代,越是挑战越要有定力。
当文化被无视,媚俗成为时尚,那人就会被俘虏。
少了精神的人是要得病 ...

网络倒是也挖掘了不少传统的优秀文化,想看哪部,直接一搜就能搜到。

但是更多的作用是,相当于资料以供查阅而已。真正沉下心来了解得并不多,多数是复制粘贴完成作业。

阅读成了形式,走马观花浏览式阅读,不走心。表面上宣扬得热热闹闹,实则底子里一知半解。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1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不见家哥了,应该是忙了吧?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1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字里行间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释然,
最终让 “商丘” 成为一个承载着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精神符号~~~
欣赏家哥美文~~~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15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不见啊,糖哥~喝茶~
还是第一次看见你的文字有了音乐和颜色,画面感极强
你的文字总是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延展至不同层面,观察入微,满含深情
这一篇从晚报开始,凑巧,今年一直在办公室定期取回两份报纸,油墨香还在,就是大家都不愿意看了
时代进步,有些传承有了鸡肋感,手机可以看一切,电子书也只是偶尔翻翻,电子快餐取代了太多
糖哥的文字依旧犀利,依旧有自己的想法,赞!周末愉快!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8-1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十三 发表于 2025-8-15 10:45
以前常看报纸,喝茶、等车、闲聊,都会拿着一份报纸,不知从何时开始,报纸已悄然淡出日常。
现在还有订阅 ...

进步的的时代,慢时光的影子。
当那些影子爬在快的窗口,一闪而过的把记忆也在抹平。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9 03: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