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3|回复: 18

[诗同题] 何必问归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必问归宿

1

从白走向黑是一个过程
好比从有到无

云散时,每一座山都能接住一滴水
就像从前世的画里拣一枝梅
记忆磅礴成海
而海底埋着碎了的时间

2

我的时间被困在一枚书签中
无字,无声
偶尔有几个黑点翻过
拖着长长的影子
里面是即将熄灭的萤火

3

森林在燃烧
跋山涉水的人在火里

你站在被腐蚀的世界边缘
银河倾泻而出
你在思考,是随波逐流,还是站成石

4

其实,你和我只是棋盘里的棋
拙劣地演一出没有台词的剧
观众面无表情
随意拨弄我们头顶上悬着的日月
于是,我们以为有了朝和暮

5

所谓前世,是别人笔尖滴下的墨
所谓记忆,是这出剧开幕前的一首歌

此刻,我们在茧中
没有来处,不知归途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1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喜欢这最后一句:
此刻,我们在茧中
没有来处,不知归途

何必问归宿,这个题目很有感觉。却不知从何写起。
岁燃又写了这么长。
写了自己对命运的思考。

写得有力度。

岁燃 2025-8-21 08:50
回复
我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的第一句就是这句。算是从后往前写。何必问,就是不需要问,但需要自省。自省也是一个过程,是对自己归宿的思索。
阿无回复岁燃 2025-8-23 00:46
回复
这一句非常好。太喜欢了。也曾经用过茧这个意象。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1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从白走向黑是一个过程
好比从有到无

云散时,每一座山都能接住一滴水
就像从前世的画里拣一枝梅
记忆磅礴成海
而海底埋着碎了的时间

——————————

我们的归宿是什么呢?
“从白走向黑”,“从有走向无”。
这个归宿是最终的么?

“云散时,每一座山都能接住一滴水”

我不知道有没有轮回,我不知道灵魂是不是不灭。
我不知道当一个人的意识散去,是不是会落入高山大海。
但我愿意相信。
相信有前生,也会有来世。
相信能量转换与生生不息。

“记忆磅礴成海
而海底埋着碎了的时间”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1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2

我的时间被困在一枚书签中
无字,无声
偶尔有几个黑点翻过
拖着长长的影子
里面是即将熄灭的萤火

————————————

第一句的表述也非常喜欢。
我喜欢一切将时间具象化的表述,而这句还给了时间以情绪。

时间如果停顿了,会是什么样?
我们活在时间里,可如果时间被困住了,是不是一部分的自我也被困在了那个空间里?
失去了时间的“我”,找不到来处,也无以问归宿。

如果没有一个时间外的“我”,那么,时间与“我”一起封印。
能够突围的只有一两点碎片,行将熄灭。
我不太知道“偶尔翻过的黑点”是什么,我能找到的对应物是记忆。
但也可能是来自外界的碰撞,或者是别的什么。

都无妨,再次想起了一句话:诗歌允许误读。
允许胡说八道。
我甚至想,每一个表达都很难被转译,那是属于作者独有的印迹。
能够引一些波澜,便是读之有益。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1 0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无 于 2025-8-21 02:07 编辑

3

森林在燃烧
跋山涉水的人在火里

你站在被腐蚀的世界边缘
银河倾泻而出
你在思考,是随波逐流,还是站成石

——————————

前三节是首尾相接的。
从“埋在海底的时间”到“我的时间”,从“即将熄灭的萤火”到“森林在燃烧”。
能看到思绪的连贯。
这些思想的脉络都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又让人感觉到场景的跳跃。
是想象力的活跃。

最后一句的思考,也许是很多人拷问过自己的。
如何与世界相处,如何自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甚至这个问题问出,便是答案。
而近几年,我沉迷于唯心的世界,迷信于——
世界与我互为镜像。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1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4

其实,你和我只是棋盘里的棋
拙劣地演一出没有台词的剧
观众面无表情
随意拨弄我们头顶上悬着的日月
于是,我们以为有了朝和暮

——————————

这一节有批判力度。
是自我的定位,有反思,有警醒。
我们都是渺小的,不由自主的,是被编排的。
是“沉默的大多数”,发不出声音。

而谁是观众呢?
观众不是棋手,面完表情,随意拨弄日月。
是不是棋手也是在观众的注视之下?
我无法定义这个观众,只能称之为冥冥。
是也不是?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1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无 于 2025-8-21 02:47 编辑

5

所谓前世,是别人笔尖滴下的墨
所谓记忆,是这出剧开幕前的一首歌

此刻,我们在茧中
没有来处,不知归途

————————————

我们在茧中,茧就是我们的命运。
如果让我回答自己为何物,读完这首诗,我的答案是:我们没有自己。
“在茧中”的意象,在我看来,和前面“我的时间被困在书签里”互为映照,都是对生命本质的探寻。
都是被困住的,被封印的,“没有来处,不知归途”。
是单独的我,也是整体的我们——人类。

但这首诗里还有“随波逐流”与“站立成石”的选择,那么,除了“我们”,还有“他们”吧。
我想,这里可能有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有视角的转换。

同一个题目,呈现出不同的疑惑,追求,从而展露出不同的面目。
读这样不同的诗,真好。
即使都只是瞎读。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8-21 0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无 发表于 2025-8-21 01:00
1

从白走向黑是一个过程

从白走向黑,还是从黑走向白,我选择了从白走向黑。因为我觉得出生是从黑走向白,我们见到了白日下的世界。那么此后就是从白走向黑了,也是从有走向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阿无 2025-8-23 00:47
回复
啊。这句话好。人生就是从黑到白,再从白到黑。还是会想到轮回、循环,生命是一个闭环?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8-21 0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无 发表于 2025-8-21 01:30
2

我的时间被困在一枚书签中

黑点,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翻看人生时留下的痕迹,就像批注一样,也许只有寥寥数字
阿无 2025-8-23 00:48
回复
嗯。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1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前世,是别人笔尖滴下的墨
所谓记忆,是这出剧开幕前的一首歌

此刻,我们在茧中
没有来处,不知归途
小和尚的贪狼星是洒脱,草的这组诗禅意甚浓。前世的悲欢离合,无论是繁华,还是萧瑟,也不过是文人笔下的一滴墨,在岁月匆匆中,洇开,淡化,消失。今世如茧,是否成蝶,前世不说,时间不说,来生也不说。有与无,在与不在,皆是归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阿无 2025-8-23 00:48
回复
是岁燃啊。称呼草,是一岁一枯荣么?
不系之舟回复阿无 2025-8-23 13:45
回复
岁燃即是草,正如阿无就是小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8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