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4|回复: 21

[随笔] 袁亚湘轶事一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3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艾茉莉 于 2025-8-31 21:09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袁亚湘 (网络图片)

记得以前有次在 BBS 码了个和湘潭大学有关的帖,帖子里提到了湘潭大学数学系早年培养的几位牛人,例如袁亚湘、许进超以及他们的师弟周向宇等。通晓数学界八卦新闻的木桩师姐又补充说,袁亚湘和许进超当年在湘大可是分睡上下铺的兄弟,真有意思。我这里手头也有一则关于袁亚湘的趣事,发这篇文章时在网上狗了狗,没发现谁贴出来,因此这里我就这则趣事灌一桶水,供有兴趣的同学八卦。

y.jpg
蓼江镇附近地形图:红色圆圈是蓼江镇,南面是地级郴州市,那个蓝色的湖泊是东江湖(水库),算是湖南比较有名的风景区。

东江湖也是湖南境内长沙以南最大的湖泊。东面的山地就是罗霄山脉,据说这一带之前游击战争比较红火,很是出了一些据说可以打击G·M·D反动派的革命将军。南面的山地是南岭。反正这一带多山就是,只有西部才平坦一些。

袁亚湘现在上是现在中国数学界最炙手可热的人之一,如果不是最炙手可热的人的话。他的简历和主要成绩很容易在网上找出来,这里就没必要详说。袁亚湘老家是湖南省资兴市蓼江镇,东面就是罗霄山脉。中国南方煤矿资源贫乏,资兴煤矿和贵州省的六盘水煤矿以及江西的萍乡煤矿算是其中最有名的。湖南的煤矿多在资兴,但很分散,不利于大型开采,因此资兴也没因此而变得多富裕。往东南方向二十来公里就是风光美丽的东江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只是那时资兴人民贫困潦倒,在他们面前提及东江湖的秀丽,不知算不算一种冒犯。现在呢,资兴人民想必富裕了很多,但湘江冬季却时不时断流,长沙人民饮水成问题,于是遇到这种情况,省Z.F.就下令将东江湖的水引到湘江来。长沙是省会,所以其经济人口不是小不点资兴可以相提并论的,所以牺牲资兴人民的东江水、保卫长沙人民的湘江水,就被咱们许多人乃至绝大部分人觉得是天经地义的,对吧?毕竟因为牺牲小我保卫大我貌似是美德。再比如之前涿州、高碑店的滔天洪水也是这样来的,也是这种美德的展现。资兴是山区,蓄水本来就不易,东江湖的水,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如何肯干?湖南除了洞庭湖外,没有什么大湖泊,特别是长沙以南,只有一个东江湖有点规模。这年头经济上去了,但咱们却莫名其妙地惹怒了老天爷。湘江的径流量在长江八大主要支流中排第二,仅次于有大渡河加持的泯江。湘江冬季居然是可以断流的,大家可以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袁亚湘自己的说法,“亚”表示自己在家中排行老二,“湘”则表示湖南。袁亚湘的父母几乎没进过学堂,但他母亲并非一个普通农妇:不光是农活干得利索,而且长得漂亮聪慧,尤其善于计算,算得又快又准,更奇的是别人始终摸不准她到底是如何计算的。就这样,没上过一天学的母亲成了袁亚湘早年的启蒙老师,从认字,算数,直到言传身教怎样做人。

袁亚湘15岁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当了三年农民伯伯。据说袁亚湘中小学时虽然算聪明,但只是一般的优秀而已,并未到令人刮目相看的程度,从未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连乡村学校班上最优秀的学生都谈不上。相反,他倒像个“野孩子”,爬山,挖鳝鱼,习武(据说同龄的孩子打架都打不过他),打牌,偷别人家的香瓜,挖生产队的红薯。据说他当农民伯伯的三年中最大的理想就是买一辆自行车。用现在的话说,那时的袁亚湘整个就是个胸无大志浑浑噩噩的小青年。说得好听点,就是大脑袋还没开窍。

资兴是山区,紧挨罗霄山脉,西南方就是南岭,兴修水利是山区农村每年少不了的功课。要修水库,往往就 得将巨石用炸药炸开。用炸药炸开巨石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袁亚湘和他一帮哥们头上。话说有次袁亚湘和一伙伴去炸山,他们将炸药包放好,点燃引线后就跑到远处趴下。可这次有些邪门,因为他们等了很长时间也没听见炸药包爆炸。哥俩一阵商议后,认为很可能是引线出了问题,不是断线了就是变潮湿了,于是要去看个究竟。为了稳妥起见,哥俩又在地上趴了一阵子,但还是没听到爆炸声。应该炸药包出了问题吧?哥俩爬起来就朝炸药包那儿大步走去。

离炸药包不远了,袁亚湘心中忽然觉得有一丝不安。他立即叫小伙伴打住,但不知那位小伙伴是没听见,还是怎么的,神差鬼使地依然朝炸药包走去。不料正待他弯腰时,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炸药包忽然爆炸了,那位小伙伴当场被炸得血肉模糊,送到医院后重伤不治身亡。袁亚湘呢,所幸心中升起的那一丝恐惧感,帮他逃过了这一劫。

那声巨响后的几天里,袁亚湘变得痴呆起来,关在家里不吃不喝,一句话也不说,他父母都急了。几天后,袁亚湘从房子里走出来,这位从没开窍的小青年仿佛突然开了窍似的,嚷着说要去考大学(之前他并没任何意愿去参加高考呢)。那时正值77年高考前夕两个月。袁亚湘找到了高中老师,老师自然是鼓励袁亚湘参加高考,并借给他教材,几周后又给他来了个大致的摸底测试,认为他考上大学问题不大。至于说袁基础到底有多扎实,能考个什么样的学校,老师也没底。师生商议的结果,决定报考湘潭大学,因为湘大那时百废待兴,没啥名声,录取的可能性很大;另一方面,湘谭作为毛爷爷的故乡,湘大作为毛爷爷钦点的大学,以后的发展应该是不可限量的 (附注:刚才查了一下中国的高校排名,湘潭大学已经排到 100 名开外,基本上不可救药了)。

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袁亚湘去了湘大数学系,逐渐展示了他过人的数学天赋。大学毕业后,他被新中国数学界元老之一的冯康收为弟子,一年后冯康推荐袁亚湘去了伦敦,在剑桥读博士,师从 Powell。随后袁亚湘又成为了中科院最年轻的正研究员。

忽然想起木桩师姐上次说“……据说袁亚湘评上了院士……”,言下之意大约是说袁的院士头衔来得有点晚吧。确实晚了点。袁是已故的冯康教授的弟子,自然被视为中科院派系的人。在北京甚至全国的数学界,能和中科院一掰手腕的高校,大约只有北大(复旦、科大等基本上已经衰落),据说袁评选院士的主要阻力,也是来自北大。好在袁还有杨乐等老牌院士的力挺。据说杨乐私下里放话说,你们如果刷下袁,我就不让你们的那谁谁过。这份世态炎凉,大约不会有谁会比八旬老翁侯振挺感受更深吧。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几个附注:
1)估计绝大部分同学听说过“湘潭”----毕竟这和毛爷爷有关---但估计很不熟悉“湘潭大学”,毕竟湘潭充其量只能算三线城市。其实在以前,恢复高考后的那些年,湘潭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十七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当然,这肯定是沾了毛爷爷的光,尽管那时毛爷爷已经仙逝了。我刚才查了网络,八十年代早期全国重点大学的数量是 90 来所,所以大抵上等价于现在的 211 工程 (211 工程有 112 所大学)。

湘潭大学正式衰落,始于上世纪的一九八九年,具体原因大家应该能猜到。湘潭虽然不大,但湘大的学生们特别激进。再加上同样激进的校长杨向群。

杨向群是概率论方向的大牌教授,是个很明显应该当选中科院院士却最终没有当选上的,就是因为那年的风波。最终他被贬到长沙一所很次的大学混日子去了,好像是长沙水利电力学院神马的?反正很差了,连我这位土生土长的长沙妹佗都不知道这所学院在哪里,也不知道它到底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

否则湘潭大学虽然混不上 985(985 就三十多所),但 211 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湖南当时除了三所 985 外(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大),连湖南师大和湖南医科大学都在 211 工程里(后来湖南医大和中南合并了),湘潭大学怎么说也不会输给它们,何况正常情况下还有毛爷爷这一因素加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2)
湘潭大学以前除了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一流外,概率论和统计方向也是很不错的。

我没见过袁亚湘和周向宇(注:周向宇是原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但见过袁的上下铺兄弟许进超。许进超也是主攻计算数学的。相比之下,许进超应该是其中成就最高的大牌教授。

文章中的“木桩”是我一位朋友,上海土生土长的。她本身是数学科班,钢琴和芭蕾舞很不错,钢琴她肯定考过八级,不知她那芭蕾舞是如何练就出来的。她先生是华人数学界最大牌的数学家之一,主要研究偏微分方程。

木桩两口子私底下和袁亚湘有交往,她曾拿着俺这篇小八卦文章向袁求证真伪,袁哈哈大笑,不置可否,但不反对张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1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茉莉介绍。。。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令狐冲 发表于 2025-9-1 00:03
多谢茉莉介绍。。。

这算“野史”,大体上是那么回事。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趣事是不是指炸药包爆炸这件,如果是的话恐怕不仅仅是趣事了,更近于一桩悲剧了。
最后向袁求证真伪,袁哈哈大笑,不置可否,按常理来说,这种事情印像无疑是非常深刻的。
或许炸药一响之后,将他脑回与心窍震开,从此之后异于常人,也未可知。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1 1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才就是天才,成名后会发现,其实从小的点点滴滴中是能寻到蛛丝马迹的。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艾茉莉 发表于 2025-9-1 05:24
这算“野史”,大体上是那么回事。

天才大多有野史。。。
艾茉莉 2025-9-2 06:47
回复
据说你也有一些小段子
令狐冲回复艾茉莉 2025-9-2 22:00
回复
没有呀,说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才就是如此与众不同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9-2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十三 发表于 2025-9-1 11:55
文中趣事是不是指炸药包爆炸这件,如果是的话恐怕不仅仅是趣事了,更近于一桩悲剧了。
最后向袁求证真伪, ...

标题是“轶事”,爆炸一事,自然不能算是趣事,何况还死了一位小伙伴。
袁是第一届高考生,77 级的,那时特别是乡村里的孩纸,估计都不知道高考是什么。那时他的崇高理想是买一辆自行车,倒也不能说他浑浑噩噩。

后来有人通过统计得出结论,那就是 77 78 级的这两届学生成才率是最高的。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8 23: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