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0|回复: 23

[游记] 走马观花看加国(4)乔治堡——加拿大国家历史遗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jpg

    乔治堡(Fort George),也被称为乔治要塞,座落在尼亚加拉河到安大略湖入口处的风景如画的小城Niagara-on-the-Lake(今天的尼亚加拉滨湖小镇)边,它是1812年到1815年美加战争期间英国军队总部所在地,也就是英军的司令部,这场美加之战确切地说是美英之战,那个时候,加拿大还不是独立的国家,而是英国的殖民地,这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
01.JPG
    我们正巧在一个凉爽的清晨来到乔治堡——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来见证历史的变迁。
    停好车,我们信步走着,老远就看到乔治堡的木制围墙和迎风飘扬着的加拿大国旗。一个两米多高用鹅卵石垒成的三角形纪念碑上记录着1813年5月的乔治堡之战。
03.JPG
    跟着人们的脚步,我们一直向乔治堡内部走去,在大门口就看到穿着当年英军制服的人向我们发宣传品,红白相间的衣服,让我们瞬间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再向里走,在绿色的草坪上,可以看到古炮与炮车的模型散落其间,引起游人特别是孩子们的兴趣。
04.JPG
    这里的一切都是敞开式的,可以任意参观。我们进入离自己最近的一所房子,原来里面是英军的厨房,一个士兵装扮的小伙子在模拟当年军队里厨师的操作程序,用的器具都是最原始的,完全没有今天厨房里的各种现代化电器,都是靠手工制作。他的作品是几块类似饼子的食品,做好后就分给参观的人品尝。
10.JPG
    离厨房不远处有一幢比较漂亮的房子,这是军官们的住所,卧室里面是英伦风格的床,铺着淡绿色图案的床罩,围幔也是相同的图案,就连梳妆台上都铺着一样图案的桌布;沙发也很讲究,布艺的沙发罩上是漂亮的花鸟图案,走进餐厅,餐桌上铺着白色的桌布,餐具也是非常高档的,还要漂亮的烛台和酒具。看得出来,当初主人的布置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07.JPG
08.JPG
    越往里面走,名堂越多。这里有一个修理所,各种工具,还有修了一半的武器,炮筒居然是金色的。
12.JPG
    从修理所出来,老远就听到一阵阵的笑声,循着笑声看去,一个英军士兵模样的人,手拿一支长筒枪,比比划划地说着什么。很多人都向这个方向跑过去,很快,三层台阶式的看台上就坐满了人,更多没有位子的人都站在旁边看,看这场景,就像国内的单口相声,所有观众都笑得前仰后合的,而主讲却还一本正经地比划着,他带给人们的那种喜感非常强烈。此时,他边说边端起枪示范瞄准的动作,我赶紧掏出手机,就在我按动开关的瞬间,他射击了,枪口和枪托的部位各冒出一股白烟,而我恰恰拍到这个画面!太神了。
05.JPG
    离开这里,下一个参观点是军营的禁闭室,犯了错误的士兵会被关在这里,一个蜡人无声地演示着当年的场景。
    英军士兵的营房里,与军官的住所有着天壤之别,简陋、单调,拥挤,但很整洁,床铺一排排整齐排列,但与我们常见的中国军队整齐的内务相比相去甚远,铺盖叠得太随意了。
11.JPG
    出得营房,刚才还阴云密布的天空变得湛蓝,几朵白云飘在天空,院子里士兵们整装待发,一如当年战争模样,我们在一身英军士兵装束的解说员带领下,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战争岁月。
16.JPG
17.jpg
    1796年,英国军队在尼亚加拉河西岸开始修建城堡,当时的首都叫Newark,即今天的滨湖小镇,首都在边境是很危险的,所以1797年就把首都移到了York,也就是今天的多伦多。至1799年乔治堡(Fort George)建成,1802年这里成为英军和地方军队的总部,与对岸美军的战略要塞Fort Niagara(尼亚加拉堡)对峙着,局势非常紧张,火药味十足。
    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1812至1813年,美国攻击了英国北美殖民地的加拿大各省。
    1813年5月25日清晨,睡梦中的小城被炮击声惊醒。8个小时密集炮火把乔治堡夷为平地。两天后美军登陆,战舰运来了大量的士兵,以四倍的兵力,迫使英军投降。
    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国攻占了美国缅因州,1814年,英军在欧洲击败了拿破仑帝国,于是有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战场,一度攻占了美国首都华盛顿,但英军在美国其他州战场也多次被挫败。当时英军在加拿大的正规军只有5000人左右,加拿大一方参战的还有民兵和一些印第安部落。1815年双方停战,边界恢复原状。
    当年,乔治堡遭到遗弃,它被形容为“倾斜至即将倒塌”,唯一原样保留至今的只是一所弹药库,其他部分的建筑是1937年到1940年按照1799年修建完成直到1813年战争前的模样重建的。
13.JPG
    因为美加战争中几次战斗的战场都在这里,后来Fort George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迹。而尼亚加拉河对岸美国一方的尼亚加拉堡(Fort Niagara),同样因为曾经是战争要地,1960年被认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s)。
14.JPG
    200多年了,这里一直美丽、安宁,这是人类的永恒向往!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2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帝的国歌(星条旗之歌)就是在这场英美战争中创作的
美帝的国会大厦,the capitol,也是在这场战争中被英军烧毁的。
清霜 2025-9-3 13:16
回复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2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介绍,开枪那一瞬拍的实在精彩。。。
清霜 2025-9-3 13:16
回复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3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个图片。
1814年(?) 前后,英军从巴尔的摩进攻当时国力很弱小的美帝,架在切萨皮克海湾边上的麦克亨利堡(Fort McHenry)的大炮没能抵挡住英军的进攻,音乐家 Key 在某个早晨的军号声中创作了现美帝的国歌。巴尔的摩的跨海大桥就以 Key 命名,只是前几年被印尼(或者菲律宾?) 某艘失控的海伦将大桥撞断了。

英军攻陷了巴尔的摩,随即攻陷了华盛顿,将国会大厦一把火烧光。这是残存的大厦石柱,还有 20 多根,如今保存在植物园中。
IMG_0264.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清霜 2025-9-3 13:17
回复
多谢指点,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4 1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是多数人的希望,也许用这种方式,向后人警示,是纪念更是一种期盼吧。
清霜 2025-9-5 17:54
回复
在加拿大很多历史遗迹,都有当地的人穿着过去的服装重现当年的场景,这也是一份工作。因为是在自己居住地附近,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同时这也是他们景点的一大特色,让游客感觉新颖,直观,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4 1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姐的抓拍太巧了,那一瞬间被定格了。这还是真的荷枪实弹啊?
清霜 2025-9-5 17:54
回复
那是他们在表演,正巧被我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宁 发表于 2025-9-4 11:21
霜姐的抓拍太巧了,那一瞬间被定格了。这还是真的荷枪实弹啊?

以战争为主题的历史公园有些有这种表演,有的还演戏大炮。
清霜 2025-9-5 17:56
回复
是的是的。我去金门时,当地民众还有炮操表演,让游客知道当年他们对着大陆如何打炮
艾茉莉回复清霜 2025-9-5 20:01
回复
我第一见这种大炮表演,也是在某个历史公园。那响声可唬了我一大跳。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4 1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艾茉莉 发表于 2025-9-4 11:47
以战争为主题的历史公园有些有这种表演,有的还演戏大炮。

用战争作噱头,中外真是不同,战争毕竟是残酷的。也许对外国人来讲,最终和平了,再现场表演回顾,也是一种纪念吧。
清霜 2025-9-5 17:59
回复
加拿大人很有意思,他们特别松散。如果是中国人演示如何跟侵略者战斗,一定是义愤填膺。他们却不然,纯粹是表演。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不知何时会变成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
清霜 2025-9-5 18:00
回复
估计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9-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宁 发表于 2025-9-4 12:51
用战争作噱头,中外真是不同,战争毕竟是残酷的。也许对外国人来讲,最终和平了,再现场表演回顾,也是一 ...

西方人没那么记旧仇,容易解开放下。
比如说英格兰和爱尔兰,现在可相安无事,但历史上却是世仇,和中日这种仇恨,可深多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8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