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28796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3-5-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婴宁 于 2025-6-24 11:12 编辑
【关于生命的思考】
文字:婴宁
生命这个话题,太宏大!
生命既是个体,又是群体。有人说,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其宽度。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长寿是追求。毕竟,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功不成名不就,生命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多数人会追求长生。就连《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在寻师求仙时,菩提老祖问他想学什么时,他问的都是:“可得长生吗?”可见,修仙者第一个追求就是长生,与天同寿。
生命有了一定的长度,即使结束了,也会被称为“喜丧”,可见,国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千年前,始皇为求长生,特派徐福东渡,寻找海外仙山,无不为此。此后,史上多位皇帝也为延年益寿求仙问道,致使朝政荒疏。
万物都有寿元,人类只是其中的一种,时间可谓不长不短。“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庄子追求的逍遥游,想必人类永远达不到。这生命的长度连最基本的门槛都达不到,谈何逍遥?
也许,他说的逍遥,是精神上的。
有时就想,生而为人,活在这世上,我们是为什么而来?就这么每天为生计而奔波,身心疲惫?
都说人间是囚笼,万物被囚其中,人降临人间为修行。
人活着就要历经生死劫。肉体承载着灵魂和精神,肉体消亡了,但精神不灭。
所以,有的人求万古流芳,哪怕遗臭万年,也要有人类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万物无不遵循,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在肉体之上,又多了一层文明的枷锁。于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爱惜,不可自戕。
可有的人对这个世界失望,无 意红尘,遂毅然决然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难免让亲者痛。只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他人无法介入她的生命。
《红楼梦》中惜春曾有云,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涉及到死,即使亲人心意拳拳,但终挡不住命运的无常。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一奶同胞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生命只有一次,虽有轮回之说,但活着的人谁都未曾经历。故而需珍惜需爱护。
只是,人与人的活着和追求不同,
有的人奉行好死不如赖活着;有的人舍生取义,有人为了自由宁愿舍弃生命和爱情,这是有坚定信仰的人。多数人无法左右自己的生命,拼尽一切活得久些,再久些。
历史的长河中,能掀起浪花的人,仅是少数,又有多少人的生命,如泡沫一般湮灭于汹涌的浪涛下。有多少人,遵循生老病死的规律,又有多少人的生命,因天灾因意外因人为而猝然离开?
生命无常,它可以脆弱得在呼吸之间,也可以强大得留芳千年。它形体可以消失,但名声却如钟声,响彻历史的天空。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生命何尝不是如此,历史的天空中,生命如星,闪闪烁烁,生命坠落的刹那,如流星划过星空,时空中便已留下你的痕迹。
生命是一束花开,
这个尘世我曾来过,绽放过。
即使有离时的伤痛,但花开的芬芳,足以让人慰藉或平顺或坎坷的过程。
生命如光,生活如夜,有冲破黎明时的欣喜,也有即将陨落时的欣慰。
我们从一个温暖温柔的黑暗中投向孤独冰冷的人世。
即使我们一无所成,但认认真真地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经历了体验了,就象那首歌唱的,世界赠予了我那么多,这一场生命的旅程,因拥有了爱而变得温暖!
|
评分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