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6|回复: 16

[小说] 星如雨,落纸成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曾经灞桥风雪 于 2025-8-24 11:11 编辑

题记:星如雨,落纸成墨。墨如雨,洇开万千风云。

第一章:弦断惊

长安书院的香樟树下,墨如雨正为漠北地图蹙眉批注,耳畔却飘来忆汉月《凉州怨》的琵琶悲歌。

当忆汉月琴弦崩断惊起麻雀,河东商帮大掌柜陈木袖中的机密账册突现密文线索。

墨如雨翻开星如雨从漠北寄来、讲述遭遇沙匪截杀的信笺,末尾凌乱勾勒出“锦留影不可信”的警告血字。

夜色渐沉,锦留影押送的青州铁锭运单浮出水面之际,墨如雨在刺客刃上瞥见了自己的名讳。

长安城外,终南山如墨,晨雾尚缠绕峰腰,将露未露的初日只透出一脉熹微的金光。
金光拂过巍峨城墙,斜斜倾入城内那片森森郁郁的竹海之中。此处便是长安书院的核心【知止堂】。


飞檐如展翼之鸟,檐角悬挂的青铜风铎轻轻摇曳,声如碎玉坠地,被晨风悄然送入轩堂之内。满室清幽,唯余墨香与经年樟木书架交融的深邃气息,在光束里沉沉浮动。成排高耸的书格密密匝匝,存放着泛黄的经卷舆图、孤本诗赋,古意苍茫沉凝,仿佛被无数求索的目光长久摩挲浸润。

墨如雨一身素净青衿,正襟危坐于临窗长案前。案上摊开的,是一幅精心描摹的《山河风物志》节略图卷。他的目光凝固在图上那片辽阔而空旷的区域--北庭都护府往北,越过金山,直至漠海深处。那线条勾勒出戈壁荒滩,稀疏地标注着几处水源和驿道,空白之处,隐然透出令人心悸的荒凉与险恶。

他提笔轻点一处水脉注解旁,手腕微悬,墨迹犹疑未落。指尖所按之处,恰是图上北庭以北,一处标注为“驼铃泉”的小小墨点。
“驼铃泉……沙匪素来知晓此处。”他低声自语,声音低得只有案几能听清,眉头拧成一个忧虑的结。

一缕微带凉意的晨风,恰好在此刻悄然潜入轩堂。风儿掠过书卷,墨如雨置于案边的几页纸稿便如受惊的蝶翼般簌簌轻响,哗啦散开一角。案头砚池中温润的墨色,随之漾开一圈细微难辨的涟漪。

就在这时,一阵琵琶声越过重重书阁,仿佛绕过那些沉睡的历史,飘飘渺渺地钻了进来。

初起空灵,宛如雪山融水下渗冰石。不过数息,轮指陡然加快,转为急促嘈切,金戈铁马之音扑面而来,仿佛千军万马在冰河上踏裂薄冰;弦音随之急转直下,凄恻哀绝,拖出长长的颤尾,如泣如诉,直指人心深处最冷暗的角落。那是凉州古调,一曲浸透边塞烽烟与寒骨哀鸣的《凉州怨》。

不必去看,墨如雨也知道这弦音来自何处?它穿过重重书阁,必是忆汉月于另一侧临水的涵虚亭内,对莲池抚弦而鸣。她的琵琶,常诉说着长安城无人能解的塞外悲风。

墨如雨手中笔尖久久悬停,最终轻轻搁在笔山上,发出一声细微的脆响。他抬起头,望向曲音飘来的方向,眼前这精细繁复的地形图景似乎忽然被那悲凉的曲子浸透、模糊,耳边似有朔风卷着砂粒,刮过漠北苍黄的天空。他搁笔的动作,仿佛将案前书卷上的墨迹与那穿窗而入的无形曲音,无声连接到了一处。

忽然,“铮…”!一声凄厉短促的裂帛之音毫无预兆地撕裂了琵琶的哀曲!像一根紧绷至极限的丝线骤然崩断。这突兀的声响异常刺耳,紧接着是弦索弹开的嗡然余震。

涵虚亭那边传来的琵琶声戛然而止。瞬间的寂静带着惊心的力量,将知止堂内墨如雨案前几缕细微的浮尘都震得凝滞。几乎同一刹那,轩窗外竹叶掩映间猛地扑棱棱一阵乱响--几只原本栖息窗棂下的麻雀被这惊破宁静的断裂之声所慑,仓惶窜向庭院上方瓦蓝的天空。堂内幽深的书卷气息仿佛被这意外割出一道口子。

墨如雨眸光微动,正要起身探看,一阵不疾不徐却异常沉稳的足音,伴随着一种混合了名贵沉水香与微妙铜钱气息的风,适时地在书堂入口处响起。

他循声转首。阳光斜斜照在门槛处。来者高大挺拔,身着一袭用料极考究、针脚细密得几不可见的靛青色锦缎圆领袍服,袍服上暗绣的回纹流水般隐现光泽,腰间丝绦系着一方温润如脂的和田白玉佩。一张国字脸膛不怒自威,只是那份商贾惯有的精明,被眉眼间沉淀的沉稳与久经历练的圆熟,恰到好处地覆盖着。是陈木。河东商帮的掌舵者,手眼通八方的大掌柜。

“如雨兄,晨安。”陈木步至近前,面上带着得体的笑意,拱手见礼,笑容温和如春风拂面,“扰兄清读了。”他目光随意扫过书案上那幅显眼的漠北图卷,眼神中并无波澜,似浮光掠影般掠过。

墨如雨敛容回礼:“陈掌柜雅兴,此际到访书院,必有缘由。”

陈木笑容依旧温煦,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忧虑,快得让人难以捕捉。他并未落座,反将右手探入左袖之中,看似随意地摸索片刻,捻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靛青布囊。
“不敢当,”他语调和缓,手腕微动,布囊被熟练地倾下口来,“敝行新收了一批域外的龙涎香与极品苏合油,此乃样品。早闻书院'兰台书室'古卷有被蠹虫侵蚀之忧……”说话间,几块色泽温润、散发独特浓郁异香的香料样品便从囊中滑落出来。与此同时,那包裹香料的薄薄一层粗砺油纸,也悄然被一同摊开在桌案一角墨迹未干的地图上,带着商路烟尘气。

油纸角落处,一行极细小如蝇头的墨字,如同针尖猝然刺入墨如雨的眼中。它们混杂在香料名称与斤两数字间,毫不起眼,却又因其隐秘的排列方式格格不入地凸显出来:

“青州铁三千斤甲下丑时三刻入东六戊车”。
墨如雨的呼吸似乎停滞了一瞬。甲等是兵部库房专拨给禁军、衙署的标识!青州铁...如此巨量的上等铁锭,绕过户部度支,于深夜丑时三刻从东面最偏僻的“戊”字运料门入库…..他的手,还保持着方才取笔山欲搁未搁的姿态,袖口边缘微不可察地触碰着地图上那片代表漠北大漠的枯黄线条。

陈木的目光依旧落在香料上,仿佛对那油纸角落里的东西浑然不觉,依旧如春风般和煦:“…..书院的藏书乃国之瑰宝,如雨兄若有闲暇,还望代我转交……”

正此时,又一个身影闯入这片凝结的空气。是书院一位名叫翰卿的低阶执事,步履匆匆带着初春清晨的凉风,袍袖带起微尘,径直越过陈木,将一件东西塞到墨如雨手中。
“如雨公子,北边驿站送来,指名给你的急信!”翰卿语速很快,带着几分送信者的责任完成后的松快,也不待回话,便转身又急急离去。

墨如雨垂眸看向手中。那是一封已然几经辗转的信函。素白坚韧的皮纸封皮,被边塞粗粝的风砂侵蚀出磨损的毛边,晕开一星半点可疑的暗红印记。封泥并非印玺加封,反而简朴异常,仅以一种墨如雨极为熟稔的方式,反复绕了三道麻线,粗犷地打出一个漠北商旅间常见的“平安结”。这粗糙的平安结此刻显得如此沉重。他认得这手法,它独一无二地属于一个远在风沙之外的人。

手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动作却坚定地拆开封绳。皮纸被迅速展开。
开头是飞扬而略带疲惫的字迹:
“如雨兄如晤:朔风又紧,沙海起伏愈诡。家父押解之货队,已于金山北道'鬼哭峡'遭袭。彼沙匪狡猾异常,伏于流沙窝处突袭,行动迅疾,进退如令,绝非寻常盗贼.…”


墨如雨的呼吸骤然加深,指节泛白,死死捏着信纸边缘,目光如钉般钉在“绝非寻常盗贼”几个字上。纸张在他的凝视下微微颤抖。他能想象到那铁蹄踏碎荒漠月夜,刀光闪动映出凶徒冷酷面目的场景。

那熟悉的平安结,似乎还带着漠河长风老掌柜粗砺掌心的温度,此刻却与冰冷的凶信缠绕在一起。

他的视线迅速扫向信尾,那里字迹陡然潦草变形,仿佛写信人握着笔的手臂已无法控制,急促地画出一个模糊的箭头指向前文几行字的间隙。在那混乱的涂抹之间,一个名字,一个血色的名字并非朱砂,也非墨迹,更像是沾了极浓烈的朱砂、或什么更深沉液体潦草写就,歪歪扭扭地挤在皮纸边缘那点可疑的暗红里:

“锦留影不可信!!!”

那感叹号粗重得几乎要刺破纸背。这绝境下的警示,带着腥风扑面而来。墨如雨的目光瞬间凝固,仿佛连肺腑都被骤然冻结的寒冰刺穿。清风镖局的总镖头锦留影? 那个名动两京、号称万无一失的锦留影?他心中似有冰锥狠狠凿下,冰冷刺骨的寒意沿着脊骨急速蔓延开。

“锦总镖头他……”墨如雨猛地抬头,声音被骤然撞开书堂门扉的巨大响动无情掐断!
一名身着皂色劲装、腰缠红绸带(清风镖局的标志)的趟子手撞了进来,风尘仆仆,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似乎连站立都成困难,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惊恐地盯住屋内的墨如雨和陈木:

“大...大掌柜!墨公子!不...不好了!”趟子手的声音劈裂变调,“锦...锦总镖头押运的那批陈掌柜托付的青州铁锭!戊、戊字门外…”他剧烈地倒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喉咙里嗬嗬作响,“..遭劫了!劫镖!”

“青州铁锭”四个字如同炸雷,瞬间在陈木和墨如雨脑中轰然爆间在陈木和墨如雨脑中轰然爆开!陈木方才还温煦如常的国字脸上瞬间褪尽血色,眼中掠过一丝清晰的愕然与痛怒!这绝非伪装。他猛地转向墨如雨,嗓音已然发紧:“锦.…..…劫镖?!”

墨如雨瞳孔骤然收缩!几乎就在“劫镖”二字吼出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刺骨寒意,毫无征兆地顺着脊椎蛇行而上,直冲脑髓!那是无数次命悬一线后身体磨砺出的本能警告!

他来不及分辨任何声音,全身筋肉在意识思考之前已瞬间绷紧如拉满的强弓。身体顺应那凶险的直觉猛力向左拧身!

撕…!一道冰凉的锐气以毫厘之差,紧贴着他方才所立的位置狠狠划过!青衿右袖无声地被刺开一道长长的裂口,断口边缘的布丝被劲力撕扯得凌乱翘起!一枚黝黑的菱形铁刺,“夺”的一声,深深楔入他身后沉重的樟木书格之中! 入木寸许有余,尾端犹自带着令人作呕的腥甜气息剧烈嗡鸣颤抖!

墨如雨急速扭身,心口仍在剧震下砰砰狂跳,目光穿透堂内骤然浮动的尘埃与骤然混乱的惊恐光线,死死锁定在那枚暗算之物上。冷硬的黑铁,在斜入室内的曦光里,边缘泛着淬毒般阴森蓝芒,无声地渗着逼人杀气。

在那暗器冰冷的光芒映照下,一个名字被某种极细极精的工具,刻在菱刺尾端,细微得几乎要融入金属本身的纹理,却足以将墨如雨眼底最后的温度彻底冻结:

如雨刻铭。
赫然是他的名讳!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8-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那边时间不够,写不完了,贴上来慢慢写。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4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文字张力十足,描写细腻精彩,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提个小小的意见,灞桥描写似乎很喜欢用长句和定语,个人觉得,如果描写紧张的氛围和悬疑的情节,更适合用短句,这样能加快节奏,第一时间引起读者的注意力。
句子长了定语多了,得看完一句话,才能明白想要表达什么。语言简洁,更能强调和抓住重点,更直接有力。

个见,不喜勿喷哈。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4 1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灞桥风雪 发表于 2025-8-24 10:50
估计那边时间不够,写不完了,贴上来慢慢写。

你慢慢帖,我们慢慢看,比一比谁更有耐心哈。好故事不怕晚,不必着急。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8-2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宁 发表于 2025-8-24 12:02
看来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文字张力十足,描写细腻精彩,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提个小小的意见,灞桥描写 ...

习惯成自然了。估计又会烂尾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8-24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宁 发表于 2025-8-24 12:29
你慢慢帖,我们慢慢看,比一比谁更有耐心哈。好故事不怕晚,不必着急。 ...

后面的还没想好怎么写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4 1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灞桥风雪 发表于 2025-8-24 13:34
习惯成自然了。估计又会烂尾

别泄气啊,我那篇红楼还在吭哧吭哧地写呢。宠上天总有活动,家里事也有点多,等闲下来再继续。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4 1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灞桥风雪 发表于 2025-8-24 13:35
后面的还没想好怎么写

哈,果然习惯不好改,我是习惯存点稿子再发。目前红楼的还有一万多字的存稿呢,下午再发一章。

大致先梳理点情节就行,照着情节写呗。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4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第一章,看来又是长篇,厉害!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8-24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仍是自身的独特风格,笔触细致,笔力深湛。
故事情节很是紧凑,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期待下章。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9 13: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