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1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3509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3-5-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凭吊101高地
文/醉客老唐
若说是山,这里缺少高度,也不险峻。若说观景,这里没有幽谷溪流、奇松怪石,也没有古迹禅院,石刻亭廊。然而这片海拔不足101米的高地,却让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这里是黑山阻击战的主战场。七十多年前,这里曾经倾情演绎了辽沈战役最跌宕起伏和荡气回肠的鸿篇史诗。三天三夜的鏖战,可惊天地,可泣鬼神。
没经历过那段岁月,无法想象当时的金戈铁马,只能在沉睡的历史影像中还原那时的种种场景。那豪气冲天的威武,那尸横遍野的惨烈,那血流成河的悲壮,一幕幕的真实闪现,让我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客观地看待历史,那场战役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因为只有对手的强大和优秀,才能彰显战争的精彩和经典,才会让后人孜孜以求战役细节环环相扣的精妙,永远咀嚼而余味厚重。
登上高地已过傍晚,昏暗的夜色笼罩,强烈的树的特别味道刺激着嗅觉,暂时超越视觉的敏锐而行使主宰的权利。悄悄的风擦过耳际,丝丝小声就触碰了树的神经,微小的晃动,连片的响应,竟然像高地酣畅的呼吸。铺过的山路因为过于平整而让纷乱的脚步声沿着那呼吸声传出好远。不会搅了谁的安睡吧。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没有休息,因为等待我们这群“不速之客”,虽然错过了晚饭时间,但她们的敬业和素养着实让我们肃然起敬。讲解员耐心细致地娓娓道来,使一段段枯黄的历史复活,让一张张老旧的图片重现生机。于是,一幕幕场面里的惊心动魄,一个个人物内心的深度发掘,一层层抽丝剥茧,尝试展示出那个时代画卷特有的大开大阖,恍若走进了时光隧道,任思绪飞纵,在过去和现实之间往来穿梭。
我有一种近乎深切的懊悔。曾几何时,我多么地沉溺于道听途说而不求甚解,或以一知半解而标新立异,实则假借张扬个性而哗众取宠。拈酸弄骚的博取什么呢?连被人笑话都作为荣耀,非要赶潮流似的拚命糟蹋,至面目全非而找不到真实的自己。而今站在真实的历史面前,发现了自己的丑陋应该还不算晚吧!
结束一个小时的参观,走出纪念馆,重新溶入那四合的暮色,我的眼前依然战旗猎猎,硝烟弥漫,弹如飞蝗,炮似雨注,火光映天。一群红了眼的人山上山下地搏命撕杀,瞬间就送掉宝贵的生命,一往无前没有一个退缩。那是怎样的无畏?我想没有一种精神绝对无法支撑,同样这种超越生死的顽强决不是绝望的挣扎,而是为了某种希望的抗争。精神和勇气是蕴藏在每个人的身体里的巨大能量,只要集中爆发都会超越没有意义的任何假设。只有内心的无比强大才有了坚持特质,才不会轻易改变既定的方向。
站在101高地的山顶,举目四望,自然的暮色和林子笼罩的颜色清晰划分出深浅的界限,动静之间增添了流动的变化。远处县城的方向灯火通明,影影焯焯腾起光雾,那里的人们一定在生龙活虎地折腾。
我应该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平静又燥动的时代,少的是大起大落,多的是闲心难忍。以至于酒足饭饱之后到处发发牢骚,骂骂别人的娘,再“闲大”点寻些“不着调“的刺激,然后美其名曰的找一些郁闷、闹心的借口打发平淡的日子。与那些睡在高地上不管有名还是无名的人们相比,确实有些格格不入和莫可思议。
假如那些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他们会和我一样嘛?假如我生活在那样的时代,我又会怎样呢?历史永远无须假设,当明天来临,今天已经成为历史。我告诫今天的自己,“不需要让谁能记住,也别给谁留下笑话的谈资最好。”
夜色中的101高地依然不够巍峨,但在心里却万丈层叠。历史的风景线宽旷悠远,不似风景胜似风景。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图片取自网络,谢谢作者!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