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1|回复: 31

[摘录] 中华诗词名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的一本宝书,书页发黄,散落不成册。用线缝了好几沓,太厚,无法一次缝透。
而且,别字特别多。估计不是校对的锅,只是盗版而已。
也不知哪来的,我几乎不买书。有数的几本里,不记得有它。
像那本《唐诗三百首》也不是我买的。而且《唐诗三百首》我手里还好几个版本。

春秋卷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出处:《诗经·王风·采葛》

原诗: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也不一定全是春秋的,编辑也不一定一一考证,选录的这几首就都收进春秋卷了。
《诗经》,只有三百首,首首都美。不过“雅”和“颂”我没读,也不可先下此结论。
“风”是都好,应该可以断定。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出处:《诗经·王风·采葛》

原诗: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之悲,都说是家国之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若是在迁离故国所写,就不太好解。
还是虚化了理解好一些。
这句太有名了。记得画家范曾曾经用过类似的话,当时还挺喜欢他的。后来好像看到说他叛逃什么的,也没太关注是怎么回事。
那时,我还是个赤金的五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出处:
《诗经·卫风·木瓜》

原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桃报李其实倒是出自另一首诗的。
这首《木瓜》动人之处在“永以为好也”。单纯的愿望,却从来难以实现。
经常会怀疑,人类的本性就是喜新厌旧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出处:
《诗经·邶风·绿衣》

原诗: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大约为悼亡诗之祖。古人,即故人,亡妻。见物思人,怆然凄然。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处:
《诗经·郑风·子衿》

原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初读时,特别喜欢,这种轻俏薄怒的语气。有一种傲娇感。当然,最后一句破功了。
其它种种主旨,皆不足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出处:
《诗经·秦风·蒹葭》

原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很喜欢将这首诗解释成对理想的追寻。理想的飘渺不可实现,恰似伊人行踪不定、可望不可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出处:
《诗经·郑风·风雨》

原诗: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嘐嘐。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初见这首诗,是在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程英遇杨过,反复在纸上写“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做情诗看很好,可是前几句风雨与鸡鸣的背景确又有动荡感。大时代与小心情合在一起,境界既阔,亦见情真。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

原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中女子形象,总让我想起从前用过的一个头像,绿衣窈窕,与春天、与水草,与河波,浑然一体,美好就是这样的天然烂漫。
龙肉最鲜,唐僧肉最香。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出处:
《诗经·小雅·伐木》

原诗: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我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以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特别喜欢这种诗,总觉得像是集会时所唱的酒歌。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国卷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出处:
屈原《国殇》

原诗: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写战争场面惨烈宏大。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19 15: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