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7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4225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3-5-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无事人 于 2023-10-6 00:34 编辑
无缘去影院看这部电影,现在在网上看了。
看到一半即忍不住跟小和尚说,下一步尝试写几首诗。
刚刷完,就说点什么吧。
===================
很多年前就在期待,如果能将李白的一生放在银幕上该有多好。
让后人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诗仙,总比只会背诵那些学校老师都不知道背景的诗要有意义的多。
可我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该从哪个视角去写他。
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玄幻,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武侠?
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恼怒,还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感叹?
都不好。
仍然还是诗里的李白,不是李白的诗。
但有血有肉的李白,该从何着手呢?
是让高力士脱靴的不羁,还是与功名无缘的落魄,又或者是两次入狱差点被杀的凄惨?
也不好。
这也不是李白的全部。
……………………
那么从一个与李白有深交的人的视角去写如何呢?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以杜甫的角度去写,显然要容易得多,杜甫诗里的李白要远比李白诗里的杜甫多。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但仍然是诗里的李白,仍然不是有血有肉的李白。
我们无从得知他的痛苦,也不可能体会到他的狂放。
……………………
于是一个最合适的人,一段极少有人知道的友情,被这部电影挖了出来。
有唐以来,以诗闻名后世,却又能以军功封侯的第一人-官至封疆大吏淮南三镇节度使,爵封渤海县侯的边塞诗人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从高适的角度去看李白,就显得非常立体了。
首先高适的成就是所有诗人的梦想所在,其次是高适与李白有横跨人生各个阶段的交集。
……………………
高适眼中,年轻的李白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壮年的李白,是商人身份的纠葛,入赘大家的不得已。
暮年的李白,两次锒铛入狱又绝处逢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欣喜若狂。
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李白,一个仅凭文才风流就能担当了一个盛世符号的人。
也是一个让我们知道文才风流可能只是一个人给他的人生锦上添花,却未必一定能成就事业的人。
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如果李白的运气够好的话,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不重要了。
因为有他,我们才会去关注那个时代的其他人,从更大的文化层面上说,其实是李白成就了他们的身后名声。
诗词,小道尔,然必有可观者焉。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