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51375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3-5-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23-7-18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7.18 老杜的错综法
老杜的名句“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一直为人称道。
叶嘉莹先生也在提及时,称赞这里的语法排列对内容上的影响。
只有一个书友的评论深得我心,他直接讲:凭心而论,此句倒插法是有些生硬的。哈哈。
同感,同感。
将他全评引用如下:
凭心而论,老杜“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倒插法是有些生硬的。
《秋兴八首》写于老杜在四川奉节生活最稳定的十余年间,也是他创作最辉煌的十余年。
在老杜之前,中国传统审美是自然流丽。诗句以平顺流畅为佳。
这种风格被李白王维写到无与纶比的高度。而到了老杜,他颠覆了这种写法。
将句子原有的顺序打乱重新组装,多用错综倒插之法,不再流畅,而形成顿挫之势。
但这种新写法的出现,老杜也进行了艰难的摸索。他坦言“老来渐于声律细。”
而“鹦鹉粒”这种句式大概是处于最初摸索中形成的。
老杜用同样方法写出的其他句子,显然要圆熟老到许多,甚至可谓化境。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何日重杯把,昨夜月同行”。
而错综法的创造,让中国诗歌在艺术形式上开辟出新天地,后成为中国诗歌又一大传统。
从这个意义上说。“红稻啄余鹦鹉粒”的出现,其功厥伟。老杜亦无忝称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