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7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809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3-5-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23-10-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回. 目标
而她是他们的目标。他们也是她为了达成师傅司马行地的目标的目标。她和他们之间,只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是她从师傅司马行地郁结胸中块垒总结出来的“真理”。师傅心中的白月光,是师傅的师妹,是现在仙花山仙花庵的主持尘了。
在唐朝时期,五台山上的佛道融合现象较为显著。由于当时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信奉佛教,因此五台山上的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道教也在五台山得以传承和发扬。
在佛道融合的过程中,五台山上的道场逐渐成为了佛教和道教信众共同朝拜的地方。据史书记载,唐代宗曾将五台山华严寺的文殊菩萨像移至南台顶供奉,这一举动表明了佛教和道教在五台山相互交融的关系。
此外,唐朝时期的文人墨客也经常在五台山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赞美自然风光和弘扬佛道的诗句和画作。
例如,杜甫的《望岳》中就有: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著名诗句,表达了对五台山的敬仰之情。
唐朝时期的五台山佛道融合现象主要表现为佛教和道教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融合现象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宋朝时期武台山高僧中有人为了修仙,将佛道融合引向歧途。司马行地同师妹尘了同在五台山修行,因为各自师傅醉心于修仙二人才有缘相遇。身为白云寺和尚的司马行地正值血气方刚之年,对来自仙花庵的小师妹尘了一见倾心。可尘了却一心向佛,对他的追求不屑一顾。他对尘了痴迷不悔,苦等多年不得,于不甘之下,设计陷害逼迫尘了就范。却不料阴谋败露,被白云寺主持空空大师逐出师门。
被逐出师门的司马行地走投无路之际,遇到了姥姥,半人半仙的姥姥的驭仙驭魔之术让他臣服。甘心情愿地当了姥姥麾下的走狗,他的玄天盟盟主之尊位,也是拜姥姥所赐。因为对尘了的念念不忘,司马行地所收的女徒弟,名字最后一个字都是尘。真可谓是:尘缘未了,魔孽又起!
尘尘,既是殷素尘又是殷离尘,她是一个善于伪装自己的女人,也是一个善变的女人。她的心是天山上的寒冰,她的心也可以是八月的流火。
而她最喜欢的是镜中自己的这张脸,可她却把这张脸隐藏在另一张脸下。她用她的另一张脸,去招蜂引蝶,去实施师傅司马行地的命令。
今晚,听她召集而来的几个人,将会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这个敌人,却是她从万聚楼二楼窗口看到的那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也是那个第一次令她怦然心动的人,他的名字叫做阿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