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1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8448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3-5-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跳跳虎 于 2023-5-10 14:23 编辑
大凡探讨生死的文字,都是技高一筹的。
因为,没些底蕴,不敢涉及的。
这类题材,对思考的深度有要求。不深思的话,没啥写的。
文字和哲学,密不可分。
看看最有分量的文艺作品,都离不开哲学。比如,《浮士德》《哈姆雷特》《尤利西斯》等等。
大师周作人有一篇很类似的文章,叫《死之默想》。
缁衣大概率没看过,但和你的文字,相似度很高。当然,大师就是大师,更具深度广度。
知堂先生的散文,早已是中国第一把交椅,现在也无人超越。
录开头一小段于此:
“4世纪时希腊厌世诗人巴拉达思作有一首小诗道:‘你太饶舌了,人啊,不久将睡在地下;住口吧。你生存时且思索那死。’
这是很有意思的话。关于死的问题,我无事时也曾默想过(但不坐在树下,大抵是在车上),可是想不出什么来,这或者因为我是个‘乐天的诗人’的缘故吧。但其实我何尝一定崇拜死,有如曹慕管君,不过我不很能够感到死之神秘,所以不觉得有思索十日十夜之必要,于形而上的方面也就不能有所饶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