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雪若 于 2025-6-11 16:28 编辑
在我国古诗词中,惯用一些意象,给古诗词增加了别样的魅力。 意象分为五类:植物类、动物类、乐器类、自然类、场所类。
植物类,如松竹梅被寓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又称四君子,等等。 动物类,如鸳鸯比喻爱情、燕子寓意春天和美好;杜鹃寓意悲苦、哀怨、思乡等。
乐器类,如笛声表示思乡,琵琶代表着哀怨,
羌笛声音凄切, 常用来引发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箫声低沉,代表着独孤幽怨。
自然类,落花,被用来表灰美好事物的消逝,流水则常用来表达人生无常。 夕阳寓意失落和惆怅;月亮象征失意和思念,闲适和静谧等。
场所类,南山,隐士和长寿的象征,西楼和月一起代表着忧愁。
古诗词中,失意诗占据一大类,失意离不开月亮和西楼。 那么古人为何喜欢说
“西楼”,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讲五行和阴阳,西边属阴。
常是少女住的地方,这样“西楼”就成了女子的居所。 西楼同明月常常营造出了一个相思哀愁的意境,
如“西楼明月”“月满西楼”“月落西楼”等, 都是以此寄托深深的思念爱人和家乡的愁苦。
人之常情,古今与共。这些意象唯美,诗意,含蓄,已经固化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
其实,说到底都是出于人类抒发情感和文学艺术表达的需要。 草木无情,又哪里明白人感情的丰富和复杂呢?
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喜爱,或许不独人具备, 自然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如清风明月,动物们也会喜欢的吧?
记得咪咪刚来家时,恰逢八月中秋。 当时,小家伙独自在阳台上,仰头看天上那轮明晃晃的月亮,觉得甚是有趣。
猫咪是有灵性的动物,也许,当时的它,也在想念自己的亲人?
喜欢赏月,如今居所恰在西单,也可称得上是“西楼”了。 每逢三五之夜,抬头便可见月色皎洁如银,星空一片深邃。
西楼之上,与咪咪一起赏月观星,也是一件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