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28797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3-5-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婴宁 于 2025-6-18 08:57 编辑
京城。
贾府三姑娘,兵部员外郎,二路元帅贾探春,奉旨平叛乱,即将凯旋而归的消息,传遍坊间。整个朝堂顿时沸腾了,京中那些女子们更是兴高采烈,看吧,谁说女子不如男,南安郡王身为战神都未能平乱,二路元帅身为一女子,还从未上过战场,却能一举歼敌。
简直大快人心,不,女心哪!
探春回京的那一天,那条通向皇宫的主干道,被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人人都争相目睹二路帅的风采。尤其是女子们对二路帅的敬佩和爱戴难以言表,于是争先恐后地把街两边的茶楼酒肆都包了下来,甚至青楼靠近街道的窗子里都人满为患。
人们翘首期盼,拔着脖子,等着二路元帅进城。探春骑着白马,一副银盔银甲,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身后,侍书和湘云护卫,前面二十名女兵跨马引路,身后旗帜招展,队伍整齐化一。旌旗随风飘舞,要多威风有多威风。
百姓们高呼:“欢迎将军班师回朝!”
“将军威武!”
“将军我爱你!”
“将军太帅了!”
女子们沸腾了,将手中的鲜花,用力地掷向探春。探春面带微笑,抱拳向两边的人群示意。
侍书和湘云也被鲜花砸到了,俩人不约而同地失笑。冯紫英、卫若兰等也跟着沾了光,被沿街的老婆婆们塞满了水果和糕点,他们用这种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将士的爱戴,几个人都感慨不已。京城百姓的热情,有如海浪,一拨又一拨,挡也挡不住。
新皇亲率文武百官,在西门迎接平叛的大功臣们,并在得胜门外高搭彩台,亲自主持欢迎仪式。首辅贾雨村还特意安排了一场乐舞表演,将欢迎的场面推向了高潮。这规格,前所未有,众将士倍受鼓舞。当场向皇帝宣誓效忠。
那声势,看得探春等不由匝舌,这份忠君的思想真是根深蒂固,天地可表啊。
欢迎仪式结束后,探春等被迎进宫中,赐宴,犒赏不在话下。探春之名,如神一般的存在,被人们争相传颂。很快,关于二路帅平叛的话本子已经在各茶楼酒肆口口相传。达到了开篇不谈贾探春,说尽话本亦枉然的程度。
京城的百姓并不知道,西南的百姓已经把贾探春视作神明,口口传颂,在百姓心目中,贾探春简直就是九天玄女娘娘一般。探春在民间的名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朝堂之上,无人敢质疑女子的才能。朝野上下,女子的地位更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步。皇帝已薨,太子继位。西南平叛成功,新皇龙颜大悦,大笔一挥,封贾政为荣国公,贾珍宁国公。自此,两府又恢复了国公的品级,且世袭罔替。
至于贾探春,新皇想了想,破格封其为第一个女子平南大将军,并允许其成立一支娘子军。又册封施浪诏部王子施罗迭为六诏之王。
其余人等,也都各有封赏,不一一赘述,总之是求名的得名,逐利的得利,人人皆大欢喜。
太上皇兴奋之余,又特下旨赐下婚事几桩,特意搭建了场地,为几对新人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那场面更是轰动全城。冯紫英等终于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
西南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特殊,环境复杂,又因贾探春平叛有功,在当地百姓间有一定的声望。新皇和太上皇再三商议,决定派贾探春镇守西南,遂封其镇南王。
从此,贾探春手握兵权,又食王爷俸禄,算是大夏朝的臣子中的独一份,彻底给女子们争了光。被女子们奉为楷模。
贾探春再次率兵南下,这一次不是上战场,而是去自己的封地。穿越人士们脑子里装的,农业渔业畜牧业制造业商业,各种的知识可以派上用场了,大展身手的机会终于到啦!可以做些对百姓有益的事了。
与贾府有关系的亲朋故旧,闻讯后,有的也追随探春去了西南。有镇南王这棵大树,不愁没机会出人投地啊。何况,正是用人的好时机,抓不住的就是傻子。
不消一年,西南被贾探春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于是,贾府老太君再坐不住了,她在西南待过一阵子,对那里的环境甚有好感,觉得很适宜自己居住。她主持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决定由俩儿子在京中留守国公府,自己领着一干孙女孙子,又杀回西南。
薛家自是不甘落后,上次上战场,薛家没机会,这次可是不能放过。西南的生意,大有可为,想想就让人激动。
两府的动静,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大家闻风而动,于是,整座京城,穿越过来的人,最后除了新皇在守着偌大的京城,其余人等,先后都去了西南。
就边太上皇和元春也动了心,七彩云南啊,九寨沟啊,那些美丽的景致,太让人向往了。于是,在匆匆地赐婚后,太上皇为皇帝和前盐政使之女林黛玉主持了帝后成亲大典后,俩人一合计,不顾新皇挽留,一路南下,直奔西南。
皇帝孤独地坐在御书房,对着手中批不完的奏折相当不悦,这些人,都去了西南,丢下自己在这每天日理万机,成天累得像狗,凭什么?
他也想去,反正自己现在是皇帝,自己说了算。于是,他也决定去西南,哦,不,出京城,到处转悠转悠。
这个决定,又遭到了李御史的反对,但是,这次反对无效。因为,现在,他也有了对手,那就是贾雨村。
身为首辅的贾雨村,可以说在朝堂大展身手。他每日里兢兢业业,不辞劳苦,为君王解忧,为百姓谋福利,为弱者发声,真正做到了为百姓服务。
又不是什么战乱年代,非要天子守国门,如今,四海升平,安居乐业,皇上岂能只待在小小的皇城里,坐井观天。所以,他建议皇帝每年出去走走体察民情。
这些建议简直就是投其所好,皇上高兴,磕睡就有人送枕头啊,不愧是自己人。凭什么他康熙乾隆能下江南出去游玩,自己反倒不行了?
国库里又不是没银子,皇后林黛玉成天地在他耳边念叨,想念老太太了,非要云西南找三妹妹。于是,他也带着皇后娘娘林黛玉,直奔西南……
(大结局) |
评分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