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搬迁后,两只大樟木箱子就一直待在车库的角落。这几日天气晴好,我搬箱子到庭前晾晒,掀开箱盖时,看到里面放着泛黄的线装书和一些绣品,多亏了樟木的庇护,都保存得完好。
翻到箱底时,看到了一个带锁的小盒子,铜锁早已生锈,轻轻一掰就开了。
上面有几片干枯的枫叶,拿起来就碎了,再往下翻,一块绣着桂花的丝质手帕下压着一沓泛黄的信,字迹清秀,好像是姑奶奶的笔迹。
“阳,后山的枫叶红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去看看”
“阳,给你织了条围巾,是你喜欢的靛蓝色。”
“阳,记得别碰海鲜,你过敏的。”
..........
最后一封信的署名停留在在69年,蓝黑墨水的字迹上带着水迹,
末尾写着“阳,这个中秋等你回来,桂花开得正好,我做桂花糕给你吃”,最后几个字似乎戳破了纸张。
姑奶奶出自书香门弟,一生未嫁,独居了大半辈子。小时候她总抱着我坐在樟木箱旁晒太阳,还会让我背一些我听不懂的诗句。我的亲奶奶走得早,她便成了我半个亲奶奶。后来父亲把她接到家里养老。她总在晴天翻看樟木箱里的物件,日记本的小铜锁上刻着一个太阳,已被摩挲得闪亮。
姑奶奶是在一个阳光晴好的冬日午后走的,在阳台上的藤椅上静静睡去,走得时候很安详,身旁就放着这两只樟木箱。我抚摸着这个装着信件的小盒子突然明白,原来这个小盒子里面藏着一个没有说出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