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回复: 15

[同题] 【一封书信】再读林觉民与妻书. 我与林觉民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曾经灞桥风雪 于 2025-7-30 10:38 编辑

6A8180A3-A28A-4BD2-B9BD-C57B3646A4B7.jpeg
图为林觉民先烈手书


我与林觉民书

觉民先烈尊鉴:

百载后辈遥寄此笺,执笔如握君当日赴义未冷之剑锋。犹记君泣血之言“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今山河虽焕然,然精神之战未息,仍在无声硝烟弥漫之巷陌。

曾记否君书悲愤“瓜分之日可以死”?今赤县已无裂土之危,然贪渎之害,噬骨吸髓,其烈更甚列强炮舰!《人民》剧中,赵德汉藏赃砌现金为墙,灯火煌煌下,其眼浑浊如堕泥潭,其行鬼祟似鼠穿墉。更可叹者,非独金银之欲,乃藏匿时冷汗浸背,惶然四顾,唯恐门扉骤响,方寸尽失!此非穿心之刃而何?君若临此,必拊心痛呼:“奸官污吏虐民,亦可死!”

又闻少林古刹,昔时清静法门,竟有鼠辈踞方丈之位,白日焚香诵经,俨然高僧大德;夤夜揽金狎色,竟以身弑佛,贪信徒香火钱以续私欲之火。其悖离佛祖之际,内心岂无天人交煎,惧神明之目、恐因果之报?然专擅日久,终致善念失守,将千年清誉践为泥淖。此非古刹独悲,实乃权欲熏心者自我放逐之人伦祭坛!呜呼!烈士洒热血、掷头颅以奠宏基,其心昭昭如日月,死而何憾?然今之硕鼠,窃重器、蚀梁柱以肥私囊,纵享高位华堂,却常午夜惊回,惧东窗事发,畏历史铁笔如芒刺在背。历史长河在此撕裂,一岸丰碑不朽,一岸遗臭万年。

吾观“创业维艰”,是以血火淬就筋骨;“守成不易”,则需冰心抵御蚀骨霜寒。“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古训乃治世圭臬,守业真髓。君昔年为天下人蹈火,肝胆相照;今日荡涤尘埃,更需此赤子胸襟:非为权柄加身,只为俯仰无愧;所重不在冠冕,而在民心归处。

今观北斗巡天震慑深空,敦煌仙乐随丝路回响,文脉赓续如长江奔涌。然守此煌煌基业,当如农夫筑堤,慎始慎终:一丝蚁隙可溃金汤之固,半点懈怠必摧百代之功。莫高窟中千佛低眉,见证沧桑:开疆拓土固需万钧勇力,持盈守成尤贵不染纤尘!

幸哉!民心如长空炬火,灼灼不灭。今时代壮歌“反腐永在路上”,声声皆震宵小肝胆。忆君昔日,疏梅筛月,共映丹心一片;今望清流,当如雪中红梅:任它霜欺雪虐,我自冰骨玉魂,寒香远播。其心坦荡,故能沐风栉雨而无惧;其行磊落,方敢挑灯对镜自安然!此心此节,必如星火燎原,在亿兆民心中点燃不朽春天。

纸短情长,唯淬君之碧血为明镜高悬。愿吾侪后来者,以清澄肝胆守护此土,怀日月之明行走于世,更借君当年“率性就死”之勇魄,搏此河山永无腐草滋生、硕鼠潜行!深空之梦已张帆,而强国基石,正由万千清正之心、朗朗乾坤之气铸就。看!新青年如北斗列阵指路,十四亿星辉正汇聚成光耀寰宇之炬!

乙巳年盛夏 后学曾经灞桥风雪再拜

评分

10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全文如下: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吾:“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经灞桥风雪 于 2025-7-29 13:10 编辑


永恒震颤的情感逻辑:

林觉民《与妻书》这封信的旷世力量,在于将人类最矛盾的两种情感推至极致:
「爱之愈深,别之愈决」

当林觉民写下「吾至爱汝」时,笔墨饱含的不仅是泪水,更混入准备就义前咬指血书的血气(考证见林尹民回忆)。他用生命完成对陈意映立下的最后一个誓言: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此番赴死,终以三千言长信践诺。

窗外疏影斑驳如百年前,巾帕上凝固的墨痕已成中华文明的胎记。此信不朽,因它证明人类在至暗时刻,仍能用情爱为支点,撬动历史的闸门。

创业难,守业更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2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跨越百年的对话视角,借致先烈林觉民的书信,
将历史与当下紧密勾连,既缅怀先烈精神,更聚焦现实警示。
欣赏灞桥佳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2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十三 于 2025-7-29 15:06 编辑

与革命先烈书,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回肠荡气啊!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29 1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有林觉民这等在黑暗中奔跑的勇士,为山河抛妻别子,血染华夏,今有硕鼠如释永信穿着袈裟臭污不堪,污秽千年古刹,再如《人民的名义》中的贪官污吏厚颜无耻,同为华夏子孙,前者流芳百世,后者遗臭万年。
风雪兄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和担当,洋洋洒洒一大篇,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29 1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今有打老虎拍苍蝇,反腐倡廉的路,任重而道远!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2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哎。。。。。。这信。。。。。。今年重阳去烈士墓前烧了吧。。。。。只书不寄可惜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29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封信真是字字铿锵,振聋发聩,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只觉一腔激愤在胸,又有一股正气满怀。
当初,烈士主动赴死地,何其慷慨,当今,却有人将烈士之期望丢至脑后,百年未满,初心已忘。
打虎拍蝇,任重而道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25-7-29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字慷锵有力,看了让人热血沸腾。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 冀ICP备2024055714号 )

GMT+8, 2025-9-20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