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5
- 主题
- 回帖
- 0
- 精华
- 积分
- 2365
- 金币
- 枚
- 草籽
- 颗
- 鲜花
- 朵
- 注册时间
- 2023-5-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雪若 于 2025-8-21 10:51 编辑
小时候,家里堂屋东北角,靠墙有一个半人多高的水缸。里面养着一条俗称“胖头”的一种鱼,大概一尺长,大脑袋,青黑色的身子。
那时总喜欢趴在缸边,好奇地看它在缸里做什么,因缸深光线暗,有时便拿着家里唯一的电器手电筒照着看。
它总是待在缸底,偶尔会游上来,但很快又潜下去。喜欢看它乌黑的脊背,看它游来游去自由处在的样子。不清楚家里为什么要养这么一条鱼。难道是为了预测雨情吗,不得而知。
在运河边长大,与鱼没少打交道。全村老小,似乎都喜欢逮鱼,无论是手捉,还是网捕。运河里,总有捉鱼的身影.
记得有一年,不知是哪里来的一股水,涌进了运河。水势有些大,将运河里的鱼呛得直往水边溜,很多鱼虾便跳上了岸。
当时,一位长辈要去菜市场售卖蔬菜,看到河畔的草丛里有一层白白的东西,细看竟然是鱼。于是立即返家,菜先不卖了去捉鱼,准确来讲是拾鱼。
陆续地,乡邻们全知道了,于是,那一天运河边满是拾鱼的人。那场景,简直是蔚为壮观。
记得当时我们家捡了两大洗衣盆,有鱼,有虾。那些鱼个头不小,被水呛得晕了,换了清水后,慢慢地醒过来。
因对鱼见得太多,所以几乎没人在家里养鱼,何况河里的鱼即使养时间也不会长。何况,那些河鱼也并不好看,谁也没有那份闲心和兴趣。
记得父亲曾带回来一缸金鱼,小小的鱼缸,几尾大眼睛的红色金鱼。喜欢得很,特别喜欢看它们摇着大尾巴姿势优美地游来游去。平时偶尔喂点馒头渣,竟然养了一年多。
婚后,住在白羊的工厂里,当时厂子北面是一个很大的鱼塘。夏天雨水丰沛里,厂子场院内排水不畅被雨淹了,于是工人们便挖了条小小的排水沟,想把雨排泄到鱼塘里。
没想到,鱼塘里的鱼竟然逆流而上,顺着窄小的排水沟,直接上溯到了院里。当时工人们那叫一个欣喜,干脆连活也不干了,一起在一片又一片的水洼里捉鱼。
排水沟不过一巴掌深,试想一下当时的场景,一条又一条的鱼巴掌大的全在浅浅的小沟里往上游,
随手一抓就是一条!
那份惊喜,让人大开眼界。相信谁也没这么捉过鱼。捉鱼的趣事,总和儿子津津乐道,遗憾他当时没有出生。
当时抓了两大洗脸盆,竟然还有几条黑鱼,黑色的花纹像一条小小的蟒蛇。于是便养在了那个长方形的鱼缸里。
邀请了同学们聚餐共飨黑鱼宴,剩下一条便继续在鱼缸里养着。
过了些天,黑色的斑纹慢慢褪色,变成了淡绿色。
俩人回老家的空,那条黑鱼自己从鱼缸里跳了出来,等我们回来,发现它的身体已经干硬了。
儿子出生后,工厂要开发,于是一家人搬到了另一处。新家有一个大大的窗户,冬天时也养了一缸金鱼。阳光从窗外射下来,在窗台上折射出一道彩虹。
当时觉得颇为有趣,想不到不下雨也能看到彩虹,虽然那道虹是直的,不是拱桥形状。但在枯索的冬日,那一道七彩虹显得格外艳丽。
那时,似乎才真正有观赏鱼的兴致,看着那几尾鱼
搅动一池碧水,心情顿时舒畅起来。看着鱼儿在卵石缝隙间穿梭,从容自在。而我,总会流连半天,时光似乎一下子便慢了下来。
乔迁楼房后,自然要将家里好好地布置一翻,除了养花,又添了调备齐全的一个鱼缸。装饰了几株青绿的水草,缸底铺了些小小的石子,还有输氧管。但是,鱼却还不如之前简单的鱼缸养得时间长。
那些鱼儿总是啪啪地会往外蹦,有时在夜里也会跳出来,下场可想而知了。同事养鱼也有同样的困惑,但谁也不明白如何解决。
儿子学小提琴时,他的那位老琴师家里刚好养了孔雀鱼,给了儿子一些。孔雀鱼据说性情温和非常好养,看着小小的鱼儿在偌大的缸里自由自在穿梭,甚是自得。
因不了解孔雀鱼的养护,结果是越养越少,后来才知道孔雀鱼是会吃同类的。孔雀鱼的馒头也以失败告终。
那位不信邪,一次又一次地买了来养着,但是鱼儿的结局都不大好。忍无可忍的我,告诫他不许再戕害小生命了。鱼虽然小,但也是一条条的小生命啊,他哪里是养鱼,
不懂养护,
养一次害一拨。在我的强烈反对下,他只得作罢。
咪咪来到家里后,那年的大年三十,出去给它买玩具时,顺便捎了几条小金鱼给它玩。放在那个青花瓷盆里(是用来养乌龟的)。
看着它小心翼翼,小手一碰水就立马收回去的样子,不由失笑。这要是狸花猫的话,小爪子直接就把鱼抓出来了。
养鱼是个技术活,没有那金刚钻,也不想再继续祸害小生命们,干脆作罢。有时去绿博园,看着那些偌大的鱼缸里美丽的鱼儿,越看越爱。
看着它们悠游的样子,能感觉到它们生命的姿态,真是舒展而自在。鱼之乐,真是惬意!
花鸟虫鱼,其实都是闲情逸致,属于无用之物,而正是这些却彰显了我们生命本真的从容。名利如浮云,生命的精彩和有趣之处,尽在那些无用之物上!
文字/婴宁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